高力士非常无力的接了一句,“陛下,多虑了……”
李隆基淡然道:“朕没有多虑。朕也不在乎,那些风言风语。真正令朕感到后悔的……是张九龄!”
高力士微微一怔,立刻意识到,皇帝这是在借用“张九龄”来骂李林甫——能够撺掇群臣一起上表,劝请圣人早立太子的人,除了宰相李林甫,又还能有谁呢?
一声叹息后,李隆基话锋一转,又道:“张九龄无疑是朕见过、用过最好的宰相。但是朕,又不得不将他贬黜。其中难处,旁人不知,你高力士应该心知肚明。”
高力士默默的点了点头,心想张九龄身为首辅宰相,却与太子勾联过深,这直接威胁到了圣人的地位。其中道理不仅是我懂,朝中大臣又有谁不知道呢?
李隆基说道:“但是张九龄前脚刚走,这快步,就有人想要步他后尘。这实在,令朕没有想到啊!”
高力士心中一紧,连忙说道:“陛下,老奴猜测群臣此举,只是为了讨得圣人欢心。但他们仅凭凡俗之心,怎能尽揣圣人之意?于是一番好心却用在了坏处。其实,这东宫立与不立,立与何人,何时再立,全在圣人一念之间,又岂是旁人所能左右?圣人如天之德高瞻远瞩,大可不必,与那些凡俗之辈一般见识。”
听到这话,李隆基的神情缓合了一些,笑道:“还是你这老奴,最会哄人。你说得没错,朕懂得他们的意思。朕不会,因此责怪他们。”
高力士松了一口气,叉手拜道:“陛下圣明!”
李隆基略显疲惫的坐了下来,说道:“朕方才前去探望惠妃,她的病势,越发沉重了。”
高力士说道:“陛下,老奴斗胆直言。前者徐真人就曾说过,惠妃娘娘的病情不容乐观。怕是……很难撑过今年端午了。”
李隆基悠长的叹息了一声,说道:“结发二十余年,光阴转瞬即逝。朕如今仍能清晰记得,当年与她初见时的模样……”
高力士小声劝慰,“陛下,莫要太过伤怀了。”
李隆基沉默了片刻,说道:“方才惠妃难得清醒片刻,匆忙唤人把朕叫去。你一定猜想不到,她对朕说了一些什么。”
高力士说道:“老奴觉得,无论惠妃娘娘对陛下说了什么,此时此刻,全是她的肺腑之言。”
李隆基颇为伤感的轻声叹息,说道:“谁都不会相信,惠妃娘娘竟然会在临终之前,苦劝于朕……不要立寿王,为太子!”
高力士愕然一惊,什么?!
李隆基扭过头来看着他,“看来,你也不信。”
高力士连忙叉手一拜,“老奴失态,陛下恕罪!”
李隆基摆了一下手示意他不必紧张,继续说道:“不怪你。因为朕当时的反应,和你一样。”
高力士说道:“陛下,老奴抖胆说些僭越的话。这些年来,朝野上下无人不知,惠妃娘娘希望寿王殿下能够入主东宫,将来继承大统。可事到如今,惠妃娘娘怎么就突然改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