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于是否在域外之地,施行分封制的事情上,秦牧也是颇为迟疑的。
作为穿越者的秦牧深知这其中的利害之处!
他的决策,将会影响到大魏的国运,甚至是未来华夏的几百年、几千年……
不能不慎重!
历朝历代,在对于分封制的事情上,还是有所不同的。
秦始皇汲取周王朝的教训,废止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结果就导致秦朝十五年就灭亡了。
秦朝灭亡的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
所以,汉高祖刘邦就汲取了秦朝的教训,来了一个“郡国并行制”。
事实证明,分封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曹魏没有推行分封制,所以在曹魏灭亡的的,曹魏的宗族子弟,基本上帮不上什么忙。
作为晋朝的建立者,司马炎吸取了这样的教训,所以分封宗族子弟出去,封邦建国,结果酿成了“八王之乱”。
之后的朝代,都引以为戒,不敢实行分封制了。
朱元璋倒是把自己的儿子们都派了出去当藩王。
但,老朱家的儿子只是坐镇一方,手握重兵,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封邦建国。
就这,得益于“皇明祖训”,朱老四还能以“奉天靖难”为旗号,推翻了朱允炆的统治。
“陛下。”
刘伯温向秦牧进言道:“微臣认为,如汉朝一般的七王之乱,在我大魏,是不会发生的。”
“如今陛下要分封出去的土地,是域外之地,不属于大魏本土。”
“就算日后诸侯王们造反,也不敢更不会染指本土的。”
“而经过各诸侯王的一番治理,数十年之功,就能对当地的异族推行魏化,说魏语,穿魏服,写魏字,使用统一的度量衡等等举措,使他们认同自己是魏人的事实。”
“请陛下三思。”
对于刘伯温的这种说法,秦牧点了点头,颇感赞同。
不得不承认,大魏在域外之地实行分封制的话,在当地推行魏化政策,那是好处多多的。
常言道,宁为鸡首,不做凤尾。
如果是在大魏治下,那些原来的匈奴、鲜卑、贵霜、乌桓、百济、扶余等贵族,充其量只能当一个郡丞级别的官,当上富甲一方的豪商。
这肯定是让他们的心里不平衡,因而厌恶大魏的。
但,秦牧一旦在域外之地,实行分封制,那么结果就不同了。
很多官位就会多出来。
诸侯国中,有丞相、司徒、司马、司空等等高官,虚位以待,用这样的官职,完全可以笼络人心,让当地的胡人贵族不会太过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