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

但是,刘裕在北府兵中也绝对不是无所作为的。

虽然刘牢之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在北府兵中,尤其是下层的士兵当中,如今,刘裕的威望才是正在冉冉上升之中。

刘裕并不敢拍着胸脯吹嘘,如今在北府兵中,他的威望是数第一的,但是,目前的情况也是显而易见的。

身当矢石,且敢打敢拼的刘裕,因为接连手刃敌军大将,每战必冲锋在前,这样的卓越表现,不能不让士兵们信服。

在刘裕的号召下,部分有家眷的士兵,先行返回家中省亲。部分单身汉,则在刘裕的安排下,继续留在军中进行日常操练,维持武艺。

同时,刘裕的另一项举措,便是王谧都没有考虑到的,他将朝廷颁赐下来的粮米铜钱,按照一定的情况进行分发。

所谓的情况,便是由他亲自主持办理的,对于京口境内的士兵家中情况,个人操守的评定。

这项工作看似是天方夜谭,十分的庞杂,其实,有刘裕来主持,却也没有太麻烦。

刘裕本就是京口人,对待这一地的风俗和居民基本情况,了解的很清楚。

有了这个基础,接下来,只需要让各个准备归家的士兵将他们各自的情况,稍微说明即可。

根据每家的具体情况,一般品行良好的,就把军饷全额发放,若是品行不端,比如有赌博、酗酒等恶习的,便量给资财。

将归属于他们个人的军饷,分成几个部分,十天发放一次,这样,手里的钱少了,士兵们挥霍的余地也就少了。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与那些饱读诗书的大臣相比,军队里的士兵根本就没什么学识,也大多都不通礼仪。

虽然那些朝廷上的大臣,穿的是绫罗绸缎,干的事情却也不见得那么光鲜吧。

但是,他们的行为还是有自己的逻辑的,他们作的恶,大凡都限制在争权夺利的范围内。

不会将好不容易得到的金钱,挥霍一空,他们只会将这些钱财好好的存起来,再想方设法的让这些钱财变得更多。

钱生钱,钱换物,这就是具备一般生存常识的人们能够很容易就做到的事情。

换句话来说,就是自控能力。

可是,在军营中,毫不讳言的说,这样具备一般自控能力的士兵,都不在多数。

很多士兵自己的日子都过的浑浑噩噩,上阵杀敌的时候,也从没有要斩获敌军首级,获取军功的那种意识。

大多都是当一天兵,就扛一天枪。当然了,就算是再没有脑筋的人,也会知道钱是个好东西。

当兵拿饷,那是天经地义,一个子都不能少。

但是,等到拿到了这笔钱,很多士兵也并不会妥善的使用,不是拿去赌,就是拿去喝酒。

对长远生活并没有什么切实的打算。

这也难怪,按照以往的经验,很多士兵就地解散之后,还是要回归农夫的身份。

总归还可以种地赚钱嘛。

但是,更多的时候,是还没有挨到种下的庄稼能赚到钱,两手就空空了。

那怎么办?

胆子大的,身体壮实的,就去偷、去抢,成为了盗匪。

没有那份胆量的,终日里饥一顿饱一顿的有之,还有一部分人,干脆投窜山林,隐居起来。

有感于这样的乱象,刘裕才别出心裁,采用了这样分批发放军饷的措施。

当然了,这样的措施实行起来,是有些麻烦的。而且,也容易引发士兵们的反弹。

他们根本就闹不明白刘裕为什么要这样做?

其实,司马家的朝廷绝对算不上大方,一场大战过后,军饷也只有有限的一点点。

当兵拿饷,哪个士兵出生入死不是为了这一点点的钱财。

钱虽少,用处可大着呢!

刘裕这样一截留,不就平白让士兵们少拿了许多钱吗?

这谁能愿意!

按理说,这个措施在京口是绝对推行不下去的。京口好汉,个个都逞强斗狠,谁也不服谁。

哪个将军敢截留他们的军饷,那必定会揭竿而起,大干一场!

但是,别人干不成的事情,刘裕就干成了!

为什么?

那还不是因为刘裕他有威信吗!

以前,人家就是京口当地的第一好手,打遍京口无敌手。

现在更是摇身一变,成了整个北府兵里最能征善战的人物(还是个大将军!)

这排面,这地位,谁敢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