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求援
塞外的狂风呼啸着,如同一头愤怒的巨兽,撕扯着天地间的一切。营帐在狂风中瑟瑟发抖,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下一秒就会被连根拔起。王柏独自坐在昏暗的营帐内,案上的烛火摇曳不定,光影在他脸上跳动,映出他紧锁的眉头和满脸的凝重。
前线的困境如同千斤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粮草已然见底,士兵们每日只能靠着稀粥野菜勉强维持生计,个个面黄肌瘦,眼神中透着疲惫与饥饿;弹药更是所剩无几,那些曾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枪炮,如今只能沉默地躺在角落里,像是无力再战的勇士。王柏深知,若再不寻求支援,军队必将陷入绝境,边疆防线瞬间崩塌,大乾的万里河山将岌岌可危。
时间紧迫,刻不容缓。王柏迅速铺纸研磨,手中的笔仿若被注入了灵魂,在纸上疾书起来。他详述前线的艰难处境:“陛下,如今前线物资匮乏至极,粮草几近断绝,士兵们食不果腹,训练时连站立都略显吃力,更何谈上阵杀敌。弹药储备亦濒临枯竭,蛮夷虎视眈眈,若其趁机来袭,我军恐将无力抵挡,望陛下速发援兵,解前线燃眉之急……”
信中的言辞恳切而沉痛,每一个字都饱含着王柏对将士们的愧疚,对边疆局势的忧虑,以及对朝廷支援的殷切期盼。那墨渍晕染在纸上,恰似他心头的阴霾,挥之不去。写罢,王柏小心翼翼地将信折好,封上印泥,唤来一名亲信。
此人跟随王柏多年,忠心耿耿,武艺高强。王柏目光如炬,紧紧盯着他,郑重其事地叮嘱道:“此信关乎前线万千将士的生死存亡,关乎大乾的江山社稷,你务必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往京城,亲手交予苏瑶姑娘,不得有半分差池!记住,速度就是生命!” 亲信跪地领命,接过信件,贴身藏好,转身踏入狂风之中,眨眼间便消失不见,唯有马蹄声在呼啸的风声中渐行渐远。
京城,依旧是一片繁华喧嚣之景。朱红的城墙高耸入云,琉璃瓦在日光下闪耀着璀璨的光芒,街头巷尾人来人往,叫卖声、嬉笑声交织成一曲太平盛世的乐章。然而,在这繁华的表象之下,却暗流涌动。
苏瑶在府邸中接到信件时,正值午后。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她身上,勾勒出她温婉的身姿。可当她拆阅信件,读完那一行行触目惊心的文字后,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雪,手中的信纸也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她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疼得厉害。
苏瑶深知此事棘手万分。朝堂之上,奸臣当道,他们把持着关键的权力部门,眼线遍布京城各个角落。想要揭露他们的罪行,追回被截留的物资,既要避开这些奸臣的耳目,又要设法打动朝堂中那些正直的大臣,无异于在荆棘丛中寻找一条生路,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甚至危及自身性命。
但苏瑶绝非寻常女子,她自幼聪慧过人,饱读诗书,又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与熏陶下,对朝堂局势了如指掌。父亲曾任朝廷要职,虽已退隐,却留下了深厚的人脉关系,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错综复杂却又极具力量。
定了定神,苏瑶迅速收起信件,开始精心谋划行动。她先是回到闺房,仔细挑选了一身朴素淡雅的衣衫,略施粉黛,将自己装扮成一个普通的富家千金模样。又吩咐贴身丫鬟准备了一些简单的礼品,一切准备妥当后,她带着丫鬟,悄然出门,融入了京城的人流之中。
苏瑶的第一站,便是御史大夫陈大人的府邸。陈大人一生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在朝堂之上素有威望,敢于直言进谏,是出了名的 “铁面御史”。苏瑶递上名帖,求见陈大人。门房见是苏瑶,知晓她的身份,不敢怠慢,连忙进去通报。
不多时,陈大人迎了出来,请苏瑶入内。进得正厅,苏瑶盈盈下拜,未语泪先流:“陈大人,求您救救边疆将士!” 言罢,双手呈上王柏的信件。陈大人接过信件,展开细读,脸色愈发阴沉,眼中怒火燃烧:“岂有此理!这些奸臣,竟敢为一己私欲,置国家安危、将士生死于不顾,实在是罪大恶极!”
苏瑶哽咽着哭诉道:“大人,您看看这信中的描述,前线的将士们在冰天雪地中浴血奋战,为的是保我大乾的疆土,护百姓的安宁。如今他们却缺衣少食,弹药全无,许多人伤病缠身,却仍咬牙坚持。若再得不到援助,蛮夷必将长驱直入,京城亦难幸免啊!大人,您素有忠义之名,求您想想办法,救救他们吧!” 她言辞悲切,声声泪,字字情,仿佛将边疆的惨烈战况与将士们的绝望处境都鲜活地呈现在陈大人眼前。
陈大人深受触动,站起身来,来回踱步,沉思良久:“苏瑶姑娘放心,老夫定当竭尽全力。只是此事需从长计议,不可贸然行事,以免打草惊蛇。我需先联络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僚,共同商讨对策。”
苏瑶感激涕零:“多谢大人!大人之恩,边疆将士铭记于心。只要能解前线之危,苏瑶愿做任何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陈大人府邸出来,苏瑶马不停蹄,又奔赴大理寺卿赵大人府上。赵大人掌管刑狱,执法公正,铁面无私,在朝中颇有威望。苏瑶故技重施,求见、哭诉、呈信,一番操作下来,赵大人亦是义愤填膺:“这些奸臣,实在可恶!苏瑶姑娘,你放心,老夫这就着手调查物资截留一事,定要还将士们一个公道!”
接下来的几日里,苏瑶凭借父亲的人脉与自己的聪慧,周旋于各府之间,如同一只不知疲倦的蝴蝶,为了心中的目标穿梭忙碌。她不辞辛劳,一家家拜访,一次次哭诉,每到一处,她都将前线的艰辛描绘得淋漓尽致,让那些正直大臣们感同身受,纷纷动容。
在苏瑶的努力下,朝中渐渐凝聚起一股正义的力量。正直大臣们开始暗中联络,互通消息,谋划如何在朝堂上揭露奸臣罪行,追回被截留物资。他们深知,此刻虽面临重重困难,但关乎大乾存亡,不容退缩。
一日,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滴下水来。皇帝高坐龙椅,目光威严地扫视群臣。御史大夫陈大人出列,手持奏折,声音洪亮:“陛下,臣有本奏。近日闻得边疆战事吃紧,然物资却供应不上,臣派人暗中调查,发现竟是有奸臣截留军饷物资,致使前线将士陷入绝境。望陛下明察!”
此言一出,朝堂哗然。奸臣们脸色骤变,却佯装镇定,纷纷出言反驳。一时间,朝堂上唇枪舌剑,争吵不休。
苏瑶此时站在殿外,心急如焚地等待着结果。她知道,这是关键一战,关乎前线生死,关乎大乾未来。她默默祈祷,希望正义能够伸张,希望边疆将士们能早日得到救援。
皇帝眉头紧锁,听着群臣争论,心中怒火渐起。他虽久居深宫,却也深知边疆重要,此刻听闻竟有奸臣作祟,危及社稷,如何能忍?“都住口!” 皇帝一声怒喝,朝堂瞬间安静下来,“此事朕定会彻查到底,若真有奸臣,绝不姑息!”
随着皇帝旨意下达,调查迅速展开。苏瑶松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她知道,这只是第一步,后续还有诸多艰难险阻,但至少,希望的曙光已然穿透阴霾,洒在了边疆与京城之间的道路上,照亮了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