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一直是宋遥心中的牵挂。
总是将鱼养在溪流中并非长久之计,虽然捕捞方便,但完全依赖地笼捕鱼,鱼情好时固然有收获,一旦溪流中的鱼资源减少,村庄便会面临无鱼可食的困境。
将鱼养在池塘中,村民们还可以适当投喂,这样的环境肯定比溪流中要好得多。
溪流中的鱼只会越养越瘦,从未有过越养越肥的情况。
在村庄附近挖坑取土,可谓一举两得,既满足了黄土的需求,也为村庄捕捞的鱼提供了更好的生长环境。
至于这背后的动机,是为了让鱼更好地成长,还是为了提升食物的口感,那就只能各抒己见了。
这段距离将黄土挖回部落制作砖头显然便利许多,毕竟路程不远,就地取材制砖还能减少运输途中的损耗,毕竟泥土制品稍一颠簸便易碎,能少折腾自然是最好的。
部落的筑墙计划率先从构造简单的兔子圈着手,相较其他牲畜圈舍,这里已有一面现成的土墙,加之兔子们早已在此挖窝安家,对墙体高度的要求便不那么苛刻,只需能抵御风雪侵袭即可。
毕竟这土坡是部落自行挖掘而成,兔子们也是无奈之下才在此掘洞筑巢,环境自然比不得野外那般优越。
夏季时节,简陋的棚子足以遮阳挡雨,然而到了冬季,这般设施便显得力不从心。
既然决定建造,质量自然要精益求精,至少确保土墙能稳固使用数年,否则这般大兴土木便失去了意义。
经过与狼匠的商讨,最终决定搭建一座一人高的兔棚。
这样的高度不仅便于日常喂食,也利于部落捕捉兔子,而且对于其他小型动物而言,虽略显低矮,但只要不是体型庞大的肿脚鹿之类,居住其中并无大碍。
如此一来,即便日后不再用于饲养兔子,也可转作他用,比如养羊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兔子圈木棚的搭建过程显得尤为便捷,关键在于梁子可以直接插入后方的土坡,极大地减轻了狼匠的施工负担。
如今的兔子圈是由先前几个小圈合并而成,规模已相当可观,横向宽度达到了二十米。
令人惊叹的是,狼匠与北一仅用了一天半的时间便完成了主体结构的搭建,目前仅剩下铺设棚顶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