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余味的记忆,吴卫有九成把握可以肯定金灿背的就是两个哑铃。
‘实诚人啊。'
他打开主驾驶车门,看着杨思思,说:“要不我来开吧,杨总,免得别人说我不懂事儿。”
“谁开都一样。”
杨思思并没有下车的意思,吴卫只能上了副驾。
“你对这个海纳经济还挺上心的啊,平日里你只说一下大致方向,却不怎么管具体执行。”
“可在这项目里,你都全权参与了,就连送人都要亲力亲为,很难得。”
来公司有一段时间了,杨思思说的也确实如此,可只有吴卫知道自己对东山集团的重视。
当然,对于海纳经济,他确实比其他的事情上心一万倍。
“全国乃至全世界,村民是最多的,现在想在城里杀出一条商业道路并不容易,路都被堵死了。”
“与其走城市道路,不如来一次道路复兴,再来一次农村包围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当年有人能走得通这条路,说明这条路可以走。”
“在制定海纳经济的时候,我总会想未来也许真能成为一个经济趋势,甚至感觉有某种力量,某些声音在应召我。”
杨思思通过车上的镜子看到吴卫的表情,他说得极认真。
“虽然你做了其他商业规划,但重心都在海纳经济上,可以跟我讲讲你的世界里海纳经济普及之后会是什么样的吗?”
关于这种分享,吴卫还是很愿意的,虽然也具有一定理想主义的浪漫色彩,但至少比天空中透明的城来得真实一些。
“刚开始,海纳经济来到农村,大家都会觉得不可信,推行起来阻力也不小,可如果他们相信之后,我们东山集团会用网络媒体去给他们宣传,介绍当地的各种景物景点和产业。”
“他们就会获得经济收益,上次我和柯总的云南之旅就是最好例子,听说他们现在不愁销路,规模还一直在扩张。”
“当大多农村接受海纳经济的带动后,想工作的村民就不用往外跑了,他们可以选择在家附近或邻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