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进是哪根筋搭错了,想要拉拢司马望也就罢了,居然还想拉拢司马伷?他公开坐上了皇帝的位置,已经下不来了,况且,他怎么可能背叛自己的母亲?
其实,司马进的这个想法,也未必完全不靠谱,司马伷才多大,他懂什么,还不是伏夫人在背后操纵吗?
司马伷很有可能只是惧于母亲的淫威,并出于孝亲之义,这才言听计从,可要是他也对母亲的暴虐行径有所不满,就有可能把他也拉拢过来!
问题是,有这个必要吗?别说,在某种程度上,还真有!司马进受丁谧启发,也想实现诸王共和执政,但总得有个皇帝,作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吧?即便他不管事,没实权,也得在那里摆着才行,皇位不能空着啊!
如果不让司马伷继续当皇帝,就得重新推举一个人,司马进则很有可能被众人拥立为帝,可他呢,恰恰还不想当这个皇帝,一个没有实权的空头衔,被架空的傀儡,司马进根本不感兴趣!
与之相似,估计其他几位王爷心里也是这么想的,谁都不想当,那么还能由谁来当?干脆就让司马伷接着干,再把辽王之位,传给他弟弟继承,八位世袭罔替的亲王共和执政,千秋万世一直传承下去,岂不妙哉?
司马进想要拉拢司马伷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他的手里还有两万辽军,这帮家伙久在苦寒之地,有一半是异族人,生性刚强勇猛,绝非善类,若能保存下来,作为共同对抗司马懿的生力军,总比消灭他们划算得多!
不过,您也看出来了,司马进的想法,近乎于痴人说梦,异想天开,别说司马伷了,司马望都够呛,虽然他刚才的言语中,流露出一丝对伏夫人残忍暴行不满的神色,却不能证明他已有异心,倘若轻举妄动,打草惊蛇,可就误了大事!
眼尖的刘寔,看出了司马进的荒唐意图,赶紧挤眉弄眼,偷偷暗示他,千万不要乱说话!可司马进呢,话说一半,又咽了回去,显得异常尴尬,司马望也很纳闷,自己这位叔叔,究竟想要说什么?
“未知吾……何哉?”司马望十分好奇,请司马进把话说完。
谁料,司马进刚才还在冒傻气,现在受刘寔提醒,立马戏精附体,竟扑通一声跪倒在司马望的面前,哀声恳求道:“乞望贤侄,保全我等一命,不使为颅山一石耳!”
司马进这个举动,令司马望十分意外,哪有叔叔跪侄子的道理?他连忙双膝跪倒,与司马进面对而拜,满脸惶恐之状,连声应道:“叔父折煞我也,折煞我也……同宗之情,血浓于水,愚侄定竭力保全!”
如此一来,危机化解了!司马望没看出司马进的本意,以为他是害怕被伏夫人杀害,这才失态,同时,司马望也下定了决心,要是伏夫人非要杀害司马进等人,自己就是豁出性命,也要保全亲族众人!
至此,城门口的这段插曲,总算过去了,司马望为履行承诺,竟亲自带人护送几位王爷人等进了宫,有他引路,可谓一路绿灯,没遇到任何阻拦,就见到了新皇帝司马伷,以及垂帘听政的伏夫人,当然,现在他已经是太后了!
一提起垂帘听政,估计许多人会想起慈禧太后,事实上,最早垂帘听政的人,是当时身为唐高宗皇后的武则天!
据《旧唐书·高宗纪下》记载:“时帝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天后,自诛上官仪后,上嵘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
这就是垂帘听政这个成语的来历!其实,在武则天以前,即便存在皇后或太后临朝听政的情况,也不“垂帘”,尤其是汉代,社会风气相对开放,皇后或太后上朝听政,用不着遮遮掩掩,搞那些装神弄鬼的把戏,都是大大方方地坐在皇帝的右手边,接受群臣的朝拜!
今天的伏夫人便是如此,她身着华丽的太后服饰,就坐在司马伷的身边,而司马伷呢,却没有穿戴皇帝的服饰冠冕,倒是一身白衣素服,假装还在给父皇司马懿戴孝!
按照法理来说,皇帝死了,所有人都得素服戴孝,为什么伏夫人偏不?她就是故意高调示人,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什么是虚荣心?就是缺乏自信的表现!信心满满的人,根本用不着以衣装打扮换取别人高看一眼,爱打扮的人,其中大部分都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当然了,话说回来,就算你不注重穿衣打扮,也得保持一个干净整洁的仪容仪表,这是对旁人的礼貌和尊重,是基本素养的表现,你可以不打扮自己,却不能邋邋遢遢,不修边幅,那不叫个性,也不叫自信,而是自暴自弃,放任自流!
就比如我们的主人公刘纬吧!早年间,他身为汉王之尊,现在又当了皇帝,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