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马成文抬头看向张阳,眼神中充满了希冀。
“那就将早朝改在巳时,卯时实在太早了,觉都不够睡的!”
“啊这....”马成文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好,“皇上,巳时还能叫早朝吗,会不会太晚了些?”
张阳不悦道:“别跟朕讨价还价的,朕说巳时就巳时,你们要是愿意早起就跟大明宫前候着,反正朕巳时上朝!”
“都起来吧,还跪着做什么,朕已经答应你们恢复早朝了。”
大臣们互相看看,面面相觑,这算是恢复早朝了吗?
恢复了,但好像又没完全恢复...
“没什么事退朝了,朕又困了。”张阳伸了个懒腰,起身离开龙椅,留下一脸懵圈的大臣们,而此刻太监才刚刚赶来,上朝没喊上,干脆喊个退朝,也算是兢兢业业了。
......
离开大明宫的张阳又回到了御书房,随手翻了翻奏章,基本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算其中夹杂着不少人命的大事,但到了自己手中也已经写好了意见和处置方法,自己只是过目一下。
譬如说某地发生了一起大火,烧死人数达到数十人,当地县令自然要开展调查,并且向刺史、节度使上报,同时上报给朝廷。
奏章并不会直接送到皇上手中,而是经过中书省的讨论并作出具体方案批示,譬如说让当地县令处理好事情,又或者觉得事情严重,朝廷需要派人到现场勘查,等写好了这一切,奏章才到皇上手中。
此时皇上只要浏览一番,然后提起朱笔,写上“已阅”、“按意见执行”等等就可以了,并不需要皇上耗费心神去想解决办法,当然了,如果皇上觉得中书省的意见不好,那可以全部否定,按自己的主意来,但那样效果往往并不好。
毕竟若是大臣们觉得这样办不妥当,可能会提出不同意见,就算是仗着皇权强压下去,往往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但如果事事都顺着大臣们的意思来办,时间久了皇权旁落,皇上的地位也就名存实亡,到时皇上可能就变成了傀儡。
但无论如何,当你想批奏章不那么累,的确可以办到,就比如现在的张阳....
“已阅!”
“朕知道了!”
“晓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