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狮子血(十一)

“针!”格拉尔喝了一声,还不等其他人回应,便径直探手从床边取过银针。

他又上前一步,拥挤的地方让开了,周围的人屏息看着他将针尖没入火苗,没有人知道他要做什么,也没有人会蠢到在这个时候开口问询,因为格拉尔的脸色阴沉得可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

“经脉者,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脉络以通,血气乃行。”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格拉尔低声自语,周围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听得见他说的话,“昏厥、气结于胸……可取大椎、人中、十宣、涌泉……视苍黄者尽夺之。”

格拉尔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而后舒展眉宇。

“足陷,二三趾缝连于足跟,交汇涌泉。”他伸指轻压一点,嘴里仍不断喃喃道,“半寸即可,开痛眼,定心血。”

在周围青袍医者们的目光下,他手指微颤,直到银针抵住汗王足底,颤抖止住了,针尖像是顶在一堵墙上,那里的皮肤没有任何凹陷。

没有多余的调整。

这是草原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次“刺脉夺机”,他心无旁骛。

或许是因为沉寂了太久,所有人的血液都开始沸腾,直到把脸都涨红,而随着针尖缓缓没入皮肤,草原院院首格拉尔的期冀也达到了顶点。没有人知道在这个后半夜,这位年轻的院首经历了多大的压力,他赌上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还有白庙医者、蛮医和巫医在草原的权威。

有人想过,如果这一天他失败了,那么蛮族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医者这一称谓,也许还要更长的时间才会被当世的人们提起。

轻微的响动振聋发聩。

“阿木尔,我的孩子!”

浑厚的声音如蛮族锋利的刀般穿过未合满的木门,回应他的是门外一线倒吸气后的惊呼,以及那弱小的孩子再无法遏制的哭声。

……

云辉金煌,烟柱林腾。

巨石堆垒的大庙仿佛拔地而起的灰棱,周围的牧人们陆续从帐子里走出,他们的目光全都在石庙上停驻一瞬,或是看向从底端盘桓的石阶,又或是披着金辉的石壁。

恢弘古沧。

无法言喻的视觉感一直延续到这座大庙的顶部。

丈半高的门洞望东而立,宛如山中的垭口,晨曦与风肆无忌惮地被吸入其中。人群里的外来者抬起头,不由地心底发出一声惊叹——

白庙。

那个在石门前驻足许久的蛮族人循声抬眼,望向门的上眉,悬于高处的巨大旗布在风中猎猎作响。

他心中一动,只觉得旗面的底色亲切。

原野般的深绿色,其中仿佛透出了一抹浓郁得无法吹散的生机,深绿野原之上,黄白两色分别起自两翼,不断向旗的中心蔓延,直到在一抹金红之下交汇。深绿色象征的是草原,土黄色象征着东野山脉,白色是北原的雪山,而那一点金红,则是守护北陆天空的赤阳。

驻足的人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这不是他第一次见到这种配色,但却是第一次看见如此厚实宽幅的旗帜,尽管这里是伊姆鄂草原腹地,但这一面不是象征阿勒斯兰部的旗子。

白庙名义上不属于任何一个部族,即使其建立在某一部族的领地里,白庙也不会是某一部族的白庙,而是是草原牧人的白庙,是蛮族人的白庙,是北陆的牧云天。

因此,整片草原上能够悬挂在白庙上方的旗子只能有一种旗义:

团结和平等。

如今的草原,最符合这番旗义的只有一家——草原大会。

而这一面旗,就是草原大会的象征。

“乾浡孥斯坎俪欧希亚歌萨普鹿西。”莫察喃喃道,无处安放的手在挣扎后落进了灰色的袋口中。

这些拗口的读音来自于309年前共同成立草原大会的主部的古蛮语,释义皆为:

“草原的旗”。

对这些来自各部的古蛮语,草原大会的第一位汗王吉成汗进行了排序,以最先看见太阳的主部蛮语置前,而后依次排序,最终汇集成了驻足的人嘴里一字一顿吐出来的话语——乾浡孥斯坎俪欧希亚歌萨普鹿西。

“你说什么?”旁边的人问。

“没什么,就是旗的名字。”莫察向上指了指。

“这么长。”

“你是说旗,还是旗的名字?”莫察看向感叹的人,那是一张蜡黄的脸,拖曳着眼皮,看上去无精打采,可眼神却还有着些许锋利。

那种中年蛮人常有的热血与消沉的矛盾感在对方的脸上显露无疑。

“那就都说吧。”中年蛮人露出一丝笑。

“你不知道这面旗的名字吗?”莫察忽然露出一抹疑惑。

“不知道。”中年蛮人摊手摇头,“可能听过吧,但谁会记得呢,它的名字那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