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青年企业家,仲恺

高兴把绥宁县敬老院的事情大致跟电话那头的仲恺说了一遍,想听一听这一位青年企业家的看法。

仲恺沉吟道:“我刚才已经查过了,绥宁县政府方面没有向上级人民政府申报批准,更没有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拟订征地方案。”

“如无意外,所谓的高速公路顶多就是二级公路,嗯,相当于省道的级别吧!”

“至于其中有没有涉及发包单位收受贿赂、回扣或者索取其他好处,或是承包单位利用向发包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行贿、提供回扣或者给予其他好处,看对方这种态度,恐怕多少会有点问题的。”

高兴听着,暗自点头,有些意外于这一个拆二代倒不算是不学无术,心中对仲恺的印象分不自觉的调高了几分。

仲恺继续说道:“这种事情倒也好解决。就看师傅师傅你究竟是采用哪种方法了。”

高兴撇了撇嘴,毕竟有求于人,只能折衷了一下,说道:“叫哥,不准再叫师傅师傅了!”

仲恺哈哈一笑,说道:“好嘞,哥!简单一点的方法就是私了,找人去那边递个话,看看对方的真正要求,大不了用投资的名义给钱,一了百了。”

“反正一家敬老院也榨不出什么油水,对方无非就是盯上拆迁补偿的款项罢了。”

“复杂一点的方法,就是公了。正所谓城货下乡,山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

“我查过了,绥宁县有高速公路的规划,过两年就有征地补偿方案出台、公示,就有补偿依据了。大不了敬老院搬到其他地方去。”

私了?万一对方下次又缺钱了,又来敲竹杆,你给还是不给?

公了?两年?高兴可不觉得这一家敬老院还能再捱那么长的时间。

即便没有外因,如果自己捐助的物资消耗殆尽,说不定这一家敬老院就得面临关门的困境了。

仲恺显然听出了高兴对两种方法都不是十分满意,便又说道:“我们公司有一个小伙正好是绥宁县的,他有回乡创业的计划。”

“我们公司出面与绥宁县政府招商办相关负责人沟通一下,将敬老院改造成回乡创业公司的家政服务示范点。就当是我公司提前在城乡试点布局了。哥,你看这样行不?”

高兴轻咦了一声,对第三方法显然是最满意的,一举数得,至少也是一个双赢。

这事原本到这里也应该告一段落了,由仲恺出面去运作此事,一劳永逸。

可惜,高兴身后传来的几辆摩托车呼啸而来的声音,为事情平添了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