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到其中差价乐趣的,肯定不愿意这么轻易放弃这个渠道。
正好,凤城这边也得需要小股军队坐镇,就同时担任了联络商队和榷场的任务。
一来一往,就是两年的光景,兀里坦武安代表着军队,赚了不少的财物,也结识了五大家族的实权人物,特别是代表官方主持大宗物资贸易的张衙内。
不仅是物资的交换,还有信息的互助。
张衙内不比纯粹的商人,那是盐铁司安插在寿州榷场的负责人,专门负责经营一些官营的物事。
这些东西有着官府势力的支持,数量和价格上都有独到的优势,他们最感兴趣的金国特产也不是一些小商队能够凑齐满足的。
正好兀里坦武安也不是纯粹的商人,整个金国最先开始时可以说是全民皆兵,经过这么多年的打拼,朝堂上掌权的基本都是带兵的贵族,在物资收集上哪里是商人能够比拟的。
两方各有擅长,同时都具有朝堂背景,能够搞到的物资又全都是需要打通不少关节的紧俏货物,自然一拍即合。
这些年,随着贸易额的不断高涨,两人勾肩搭背,关系好的不得了。
金国也通过张衙内透露的不少朝堂秘密,掌握了不少内幕。比如宋国皇帝为什么这么热心于北伐,只是为了恢复当初宋国的疆域和荣耀,摆脱安逸于南边的弱宋名声。
还在世的高宗皇帝默许儿子推翻他不少决定,就是为了重整庙堂,光复故土。
皇帝也想在身后留下个好名声啊!
可是朝堂之上皇帝的意愿并没有得到多大相应。
皇帝想青史留名,各位大臣们也想啊。
只不过高宗父子的一些手段,让文臣武将们多少寒了点心,有些别样心思。
岳飞抗金出众,被冤杀是不是因为高宗担心迎回旧帝会威胁他的皇位,这个事情的真假外人只能全靠猜测,但岳飞被冤杀的事情早就是铁一般的事实。
隆兴和议之前,皇帝征用的主战派将领张浚是被累死的,最后因为战败还背了一个作战不利的骂名,和耻辱的和议条文注定要在史书上留下浓重一笔。
文臣武将们也是要名声的,金国国力日盛,刚出白山黑水之时就击败了百万宋国军队。
如今几十年过去,吸收消化了原来宋国在淮河以北的人口和经济财富,不说提高多少战力,只需要保持当年的金国军队的蛮横强大,宋国就根本讨不到多少好处。
张浚就是实打实的例子。
宋国多方筹备,主动出击,打了金国一个不备,不想仍旧是兵败如山倒,只得一个割地求和的结果。
若是支持北伐,不说劳苦功高,一旦失利,肯定会被皇帝怪罪,背个黑锅连累家族,自然得不到多少响应。
安安稳稳买个平安不好吗,所谓的岁币虽然不好听,却实实在在保住了将近二十年的平安,这是所有人不争的事实。
这些消息内幕,全都来自于和张衙内的生意来往闲谈之中。
全都是金国多方印证确认了的消息。
因此,和张衙内保持往来,变成了金国军队非常支持的一个举措。
既有经济利益,也有国别的利益。
这也是兀里坦武安愿意做主借给张衙内一队人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