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钱的事,海陵王是来者不拒的。
但紧接着刘玄就和他要兵要人,要20万铁甲军,要安定城的1700万百姓。
1700万,四分之一的北境人口,海陵王不能接受,刘玄就绕着他理论。
“岳父大人,过去30年里,北境人口翻了好几倍,可土地没有变。”
“反而因为天气变化,能产粮食的土地越来越少了。”
“守着不下蛋的鸡,朝廷就得年年赈济,不移民能行吗?”
海陵王不讲道理,装作没听懂。
国家怎么样,他不想管,但是北境的百姓要离开,那可是天大的事情。
嘴皮子都磨破了,海陵王还是一副,我不听,我不懂,我不表态的态度。
好话说服不了他,刘玄只能以理服人了。
“你别忘了,他们叫皇属军,只有朕能压得住他们。”
“你当然也可以发号施令!不过他们听不听,可就不一定了。”
“琅琊兵弱,朕肯定要去看看的,你到时候就知道这1700万人是跟你还是跟朕了。”
他不卑不亢,海陵王也不是吓大的,直接召皇属军北上,回到家乡,粮食少不了他们的。
完颜明亮很快发现,他的命令不管用。
朝廷命官和冯家的认不听他的,流民百姓不听他的,就连铁甲军,都要看皇帝的脸色。
原因很简单,皇帝在打仗时救的人太多了。
百姓颂扬他,铁甲军喜欢这个皇帝。
完颜明亮没办法,只能多提点要求,然后放人。
刘玄答应给北境百姓免费提供粮食三年,完颜明亮才同意10万铁甲军和安定城的千万灾民南下。
他全权负责赈灾事宜,并招安铁甲重骑,让北境不要乱。
更远一点的承诺也是有的,如果粮食产量增加,朝廷就给北境移民。
反之,如果持续的欠收,有了灾民,朝廷还得赈济。
刘玄只有三个要求:
稳定,稳定,还是TMD稳定。
稳定的局面比什么都强,他得立刻去给琅琊的岳父司马熙减轻压力,找机会收保护费。
晚去一个月,东边5镇的妇女儿童,也可能南下呀!
小主,
海陵王临走的时候,不好意思的请求,让刘玄保证琅琊收到钱,赶紧送北境来,他需要赏银来安定军心。
钱暂时没有,刘玄给了西边6镇和北边3镇的便宜行事之权,先斩后奏。
东边五镇的局面不明朗,刘玄无法保证不干涉,他道:
“东边五镇如果有事,朕会让胜男来管,朕不插手,你放心好了。”
就这样,刘玄11月初八就启程,抓紧时间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