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攻下此地,不仅可以缴获大量的女奴,更能以此作为奖赏,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其效果恐怕比金银财宝还要来得更为显着。
至于道义之类的考量,在满清的将领们眼中,显然并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皇太极之前与克里米亚结盟,也不过是为了避免节外生枝。然而,如今的局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满清的军队再也不用急于赶路,只需稳稳守住东边的防线即可。
其次,克里米亚的主力军已经深入平原腹地,此时正是端掉其老巢的绝佳时机。
最后,奥斯曼帝国已经被大明的军队打得元气大伤,根本无力驰援克里米亚。
再者说,克里米亚本就是从金帐汗国独立出来的邦国,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理应成为大清的附属国。
然而,其国主巴哈杜尔却妄图与大清平起平坐,提出所谓的平等联盟条件,这早已让满清的将领们心生不满。
豪格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猛地站起身来,向皇太极请战道:
“陛下,攻城之战与平原作战截然不同,正红、镶红两旗的火炮数量最为充沛。
再者说,蓝旗的兵马已深入平原进行侦察,若要撤回,恐怕需数日之久。
因此,儿臣恳请父皇将进攻克里米亚半岛的重任交予红旗军团。”
八旗军制的诞生,来源于女真人的狩猎习惯,其中黄旗为中军,也称之为“围底”。红旗和白旗是侧翼,称之为“围肩”。而蓝旗是机动部队,大部分时间用来迂回敌后,称之为“围端”。
按理说,这种非主线的作战任务,理应交由蓝旗军团承担,这也是岳讬先前建议的缘由。
然而,在场众人皆心知肚明,豪格请战背后的小心思。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所言也属事实。
皇太极沉默片刻,目光转而投向蓝旗军团的主帅济尔哈朗,问道:
“郑亲王,对此你有何看法?”
济尔哈朗心中颇不是滋味,他同样渴望攻打克里米亚半岛,但他深知自己不能争。
一来,亲哥哥阿敏已逝,他在军中的势力已大不如前;
二来,豪格身为皇长子,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孙,地位尊贵,而他并不属于努尔哈赤直系血脉,只是分支。若因争夺战功和女人而得罪豪格,实在是不明智之举。
思忖片刻后,他望向皇太极,恭敬地开口道:
“一切但凭陛下圣裁。
只不过,微臣斗胆建议,可派遣一支军团渡河,在乞瓦城附近设下埋伏。
既然我们已决定对克里米亚动手,那么务必确保能够全歼回撤的鞑靼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