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燚自己慢慢倒了一杯茶,喝了几口:“叫传令兵来。”
片刻后,几个传令兵急急忙忙赶出燕子矶船坞。
这时候送信给张陆离,再等消息回来,已然是来不及,孙燚只能自作主张,先斩后奏。按照王海潮和鲁大夯两人之前制定的作战计划,做好战斗准备。
时间急迫,这时候再去买火油,民船,时间不允许,燕子矶的工匠们临时用手边的木料等做了五十多个简易的木筏,又到东岸边的村子里找了大量的稻草木材堆积捆绑起来,这就临时充当火烧船的作用。
这些事情做完之后,孙燚要求所有工匠顺陆地撤离到东岸,东岸属于安庆辖区,又是山地,是藏身的好去处,这些船坞的工匠的经验和工艺水平,可是大夏最重要的财富,不能有半点失误。
如果在济水河面上不能阻挡东瀛人,几万东瀛水兵进攻燕子矶,没有坚厚城墙保护,燕子矶完全没有机会守住,只能徒增伤亡。
黄昏时候,万事俱备,孙燚跟着鲁大夯分别上了岸,鲁大夯负责东岸的战斗指挥,孙燚与旅副甘建英去了西岸。王海潮则上了战船,燕子矶船坞的大木门也赫然打开,一副请君入瓮的姿态,又是一副决一死战的决绝。
设伏的地点叫做西桃村,只是村子早就淹没在历史中,只留下个名字,此地河面宽阔,视野良好,水波平静,波澜不兴,乍看之下平凡无奇。
东岸是缓坡,那坡度平缓而自然。
西岸则是一片坦途,地势平坦开阔,一眼望去,几乎看不到任何起伏。
从表面上看,这里并不是最好的设伏之地,偏偏就是这样毫无破绽的表象,成为了设伏的最佳掩护。伏兵们能巧妙地利用了地形的细微起伏、树木的阴影以及草丛的遮蔽,将自己的身影深深地隐藏起来。等待着猎物的出现。
孙燚嘴上不说,心里却对鲁大夯赞不绝口,王海潮的水平他是知道的,海上行,陆地上就是一窍不通。这一处伏击点,一定是鲁大夯精挑细选的杰作。
更让孙燚意外的是炮兵的伏击阵地并不在靠近河岸处,他随着甘建英疾行,炮兵居然是藏在济水河岸边至少五百米的浅坡下,视线并不能看见济水河,同样,济水河上的船只也看不见炮兵。
火炮阵地搭了简易的棚子,稻草铺顶,做了伪装,更让孙燚惊奇的发现伏击点的火炮的炮口都微微抬高了一些。他知道,这样的射击方式,就类似于弓箭的吊射。不过鉴于火炮的不稳定性,必须又要像车弩一样,提前标定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