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曹操谋司隶校尉

“熹平石经”完成后,蔡邕一直待在家中。

纷乱的京师,没有影响到他的日常生活。

阳球担任卫尉后,蔡邕的叔父蔡质,已经被下放到下邳,担任下邳相。

这是蔡质为了远离朝堂风波,主动选择离开京师。

阳球担任司隶校尉时除掉了王甫,蔡质自然遭受了针对。

他前往地方任职,是最好的避难方式。

担任一州、一郡的长官,能够一言而决。

何苦在京师朝不保夕?

可时局变迁得过于恐怖,蔡邕都理解不了了。

王甫死,王甫死完阳球死。

阳球死,阳球死完刘合死。

后来宦官清理队伍,将程璜也干掉了。

蔡邕的政敌,一下子少了大半。

天底下竟有这样的好事,直接给蔡邕整不会了!

曹操前来拜访时,蔡邕心情才渐渐地舒展。

“现在朝堂的关系错综复杂,孟德不要随意走动才是。”蔡邕感慨道。

“大汉危如累卵,须以德高望重的元老坐镇。”

曹操道明了来意,开拓了蔡邕的思路。

“孟德的意思是,要迎回桥公?”

蔡邕越思索,越觉得此事可行。

“学生来此,正是为了和蔡师商议此事。”曹操肯定道。

光武帝刘秀为了巩固皇权,创立了以尚书台为核心的朝政结构,将“三公”架空了。

三公位极人臣、名望很高,实际上没什么权威,除非能够录尚书事。

正因为如此,三公的更迭非常频繁,成为了荣誉职务。

汉灵帝刘宏在位期间,更换太尉二十三人次,平均每任不足一年。

其中司徒十三人次,平均每任一年半左右。司空十八人次,平均每任一年多一点。

段颎下台以后,孟戫成为了太尉。不足一个月,就被刘宏罢免了。

“桥公要回朝堂,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啊。”

蔡邕一直关注着朝局,三公的人选也已经有了模糊的人选。

不出意外的话,杨赐将成为司徒、袁逢升任司空。

袁隗退一步,应该是担任九卿。只剩下太尉的人选,还没有确定下来。

宦官正发力,推举太常张颢进位太尉,他是中常侍张奉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