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船上一餐

“这汤煲的火候不够啊,还没我自己煲的好吃。”周博仁拿着勺子喝完一口鸡汤喃喃自语道。

“你还会煲汤?君子远庖厨知不知道?”诸颜颜听完周博仁还自己煲汤,更是鄙视得不打一处来。

“读书之余瞎搞搞。”周博仁豪不以为意,夹起了一段溜肥肠。

这家伙还吃猪下水!恶心至极,诸颜颜皱着眉头,坐的也远了一点,鄙视得说到:“读书之余也经商和下厨子,这之余,余的还挺多的。”

诸大绶见状,连忙打圆场:“振南兄,舍妹自幼受家父严格教育,对商贾之事颇有成见,还望兄台海涵。”

申时行见气氛有些尴尬,便转移话题:“端甫兄,此次进京,可有什么打算?”

诸大绶叹了口气:“说来惭愧,我已连考三次,皆未能中榜。此次若再不中,恐怕就要放弃仕途,专心致志于学问了。”

周博仁闻言,放下筷子,正色道:“端甫兄,我虽不才,但对于科举之道,倒也有些心得。若兄台不弃,我愿与兄台共同探讨。”

诸大绶眼前一亮,他虽然对周博仁的商人身份有些成见,但对方毕竟是申时行的师父,且看他的谈吐,似乎真有些不凡之处。他拱手道:“振南兄若肯指点,端甫感激不尽。”

周博仁点了点头,便开始与诸大绶讨论起科举文章的写法,从文章的结构到用词的选择,再到如何把握考官的心理,他都讲得头头是道。诸大绶听得入神,不时点头,心中对周博仁的印象大为改观。

诸颜颜在一旁听着,也逐渐被周博仁的话吸引,她发现这个看似不学无术的商人,其实对科举有着深刻的理解,甚至比自己哥哥还要高明。她不由得对周博仁刮目相看,心中暗想,或许自己之前真的小看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