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最重要的是,当时大明工业丝绸棉布,取代小农的丝棉,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
因为工厂也不是片刻间就能取代手工。
这个过程从崇祯十七年,一直走到洪德五六年才完成。
而搁云贵就不一样了,因为收复云贵是直接收复的,根本没有半点拖延,而眼下,这些产出于农户家的土布,丝绸,要投入到已经市场化的经济市场上,与质量更好,而且价格也更低的丝棉竞争。
这竞争的过吗?
竞争不过,那就要砸手上了!
或许可以自己用,但用的了这么多吗?
其次,丝绸,棉布也是要成本的,成本都砸进去了,可卖不出去,自己穿的话,那也不是不行。
但是,女织是小农经济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啊。
少了这个经济来源,小农经济就要出问题喽。
再加上,如今被市场冲击的还不只是丝棉这一方面。
还有农业成本的问题,会导致这些小农,会受到大量的低价粮的冲击——小农种地成本是很高昂的,因为他们的效率很低不说,经营手段也很差,而粮食价格又是由市场操纵的,所以他们一般情况下,是竞争不过的那些个大农场,粮商的。
所以,谷贱伤农是很严重。
谷子贱了,又失了女织这么一个收入来源,而天下一统势必又会导致大量的新鲜事物,涌入西南,再加上农户们的人口,又因为大顺治下的均田分媳妇政策,而增加极快。
许多小子都快长成人了,吃的一天比一天多。
但收入却是越来越少,同时,种地的成本,却不会变低,反而,能维持不变就不错了。
但哪怕是维持不变,那照样也不是小农能扛的住的。
他们会一点一点的被榨干掉存货,然后不得不被迫出卖土地。
而只要土地开始变卖,那就意味着一个潘多拉魔盒被打开。
不卖到最后一亩地,绝不会结束——因为从开始变卖土地开始,就证明了一件事,他们经营土地是处于赔本状态的,除非靠政策直接保护,要不然,他们会一点一点的在市场化的浪潮当中破产,直到失去最后的土地。
有先见之明的,可以提前,趁着破产潮开始前,将所有土地卖掉,投入到新的行业当中。
但绝大多数的农户,绝对不会有这样的眼光。
所以,他们就是待宰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