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下旬。
整个北京城里,可谓是风声鹤唳。
官不聊生啊!
大户人家那是怕的很!
往日里在街头调戏人家良家少女,或是少妇的京城纨绔们,眼下,是消失了个不见。
剩下的,只有京城里百姓们在那茶楼酒肆里面嘟囔。
“这特娘的,闯王说是劫富济贫,这特娘的,怎么不见济一下咱这穷汉子啊?”
“就是啊。”
“这些日子,也没听说过闯王发银子,发粮食的事。”
“哼,有银子,自已享受不成?发给你们这帮穷汉子?”
这时候,人群里响起了一个悠悠的声音,是顺天府的一个衙役走了过来。
他走入到这茶馆的那一刹那,瞬间,茶馆里面,鸦雀无声。
一旁的掌柜连忙咳嗽一声,上前迎上去。
上了一壶上好的高末。
这衙役喝着茶水,一边朝茶馆里们不再说话的一众人道。
“这李自成这些流寇,嘴里面喊着劫富济贫,可是,他们傻了这么干?那书里写的所谓梁山好汉,里面除了武松鲁智深,又有几个真好人?”
“所以说,尔等还是过好自个的日子,甭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
说罢,这衙役放下手里的茶碗。
一边走,一边嘟囔。
“他李自成说什么不纳粮?大伙用屁股想想,可能吗?不纳粮他跟他手下的那群流寇们,吃西北风啊?”
随着这衙役离开。
茶馆里面,顿时又响起了一连串的议论声。
“对对,这位差爷说的有道理,特娘的,这李自成也就是嘴上喊喊,压根就不管咱们小民的死活。”
“是啊。”
一众人纷纷点头。
茶楼角落。
朱慈烜望着酒楼里面的一幕,朝一旁的崇祯皇帝使了个眼色。
“怎么样,老黄,瞧见没有,咱们这一招,正好能够扭转咱们朝廷在民间的舆论。”
“嗯。”
崇祯皇帝轻轻点头。
心情颇为舒畅。
这些日子,他们连续的干了好几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