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一边写,一边想到自己身世,对母亲的思念,姐姐的思念,当他知道这次科考,便选择回青州若有机会出仕一方,治理一地百姓。
科考时间充裕的很,少年文思泉涌,写着写着,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更是一边抹泪一边写。
另外也有一些号舍中的少年,下笔如有神,有的则抓头挠耳,写的是狗屁不通。
中午,青州酒楼送去饭菜,分别给予两边的考场学子们补充营养,伙食不仅味道好,更是极不便宜的青州炒菜。
不少写不下去的人,早就等着搂这顿大餐呢,除了菜每人还有一个鸡蛋。
曹冲吃的自然也是和学子们一样的食物。
徐庶和蔡琰,时不时的从监考台下去,巡视通过取题的桌口,可以看到学子们书写的状态,当然上厕所的地方是有格挡的。
有的人本来都躺下了,看到考官来了,连忙坐在桌前继续思考。
下午吃过饭后,开始时而有一些号舍传来冲水的声音,和味道传出,不过相比后世的,拉屎倒尿,这条件好太多了。
味道很快就会散去,几乎不会影响整个考场,顶多某个人周围几个号舍能闻到,过一会儿也自会散去。
到了下午申时四刻,收卷的指令下达,随后两边考场的教员开始收取各个号舍的考生试卷,没有写名字的号舍,教员会提醒他们补充上。
所有的试卷收上来后,两边主考官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封存,并且贴下了曹冲亲笔写的唯一封条,每一天使用封条都是不一样的。
徐庶隐隐有种感觉曹冲就像参加过这种科考一样,对每个环节的把握极其精准。
此时出题的众位大儒名士,正在休息,恢复精力,从定题结束后,他们已经休息了三天,等科考进行到第三天,塔恩将开启试卷封存,进行阅卷打分。
按照曹冲的设定,要经过三重阅判,首先第一遍筛选精品,刷去那些打酱油的,第二遍分多人进行层层批阅。最后第三遍复核查卷,决出最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