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雨还在继续

“说说原因。”

“商周推崇天命,但最终亡于天命。孟子说,‘知天命者,天命不可改也’,然臣以为,天神观的核心是在天子,在君王,万民信与不信,也在君王,是君王给予天神观的解释,而不能让它反过来制约君王。”

“寡人明白你的意思,但你只说对了一半。”

“臣愚钝,请王上明意。”

“天神,”嬴政无视李斯的话,显然是不想深谈这个话题,他站起身,平整衣袖走了下来,“走吧,去看看这个所谓的天神又要说什么。”

没猜错的话,这把是要定吕不韦的生死了。

现实的故事已经发展到了尾幕,所谓的第六柱石离开了政治的中心咸阳,按理说,这就要预告吕不韦的结局或者归宿。

嬴政是抱着冷眼旁观的态度的,他没有太多的唯心,任凭天语再怎么说,他知道吕不韦的命运还是掌握在他这个君王的手里,总不至于平白无故就死了吧。

【嗯,事情到这里我们就长话短说了吧。吕不韦在庄襄王逝世之后就拥有了一段时间的辉煌时期,这段时间,他大权在握,他培植羽翼,他修书立说,但也同样的,他功高震主。这些想必大家都能想到,先主托孤、临危受命的臣子在后来也有很多,有忠臣,有直臣,有权臣,也有佞臣。盖棺定论时,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褒贬不一,我想吕不韦也是。】

【为什么到政哥继位后我就不细说吕不韦的事迹了呢,因为后几年的一些事其实是可以预见到的。我们涂抹去吕不韦在掌权的初期对秦国内政修缮的政绩作为,我觉得这是他该做的,他在本质上不是一个坏人,只是一个有一点野心的人。】

【这是我对他进行浅层分析后得出的大胆结论,是我对他的看法。毕竟是商人出身,所以他的内心深处没有太大的政治魄力,像前面的商鞅,后来的张居正,他都比不上,但总归也不算太差,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想到了他最终的结局——饮鸠自杀,在权力斗争中他已经看不到未来,预测到了结局,很简单,只是因为他头上的那片天是嬴政,只是因为他的良心还没有泯没,还愿意去俯首称臣。】

【一系列的风暴,一条条脱离了吕不韦掌控的负面新闻,和太后私通,举荐叛臣嫪毐,和郑国有牵连,莫名其妙又与六国沾上关系,无论如何,就算嬴政还容得下他,在他自己的认知世界,他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

【他想到了死。或许是我说的太煽情,总之,吕不韦最后死了,没有人逼他,他死在了他自己的手里。】

【嬴政对他的处罚结果是让他交出相印,安安心心地去封地洛阳养老。但后来又担心六国的有心人借机利用他,就干脆让他与世隔绝,迁到蜀地去,这样就没有人去打扰他的老年生活。好在是留了吕不韦一条命,政哥到底还是念着他的情的。可也许恰好是这一点戳痛了吕不韦的自尊心吧,那么荒无人烟偏僻落后的地方,他是没脸去的,所以给嬴政一个交代,就是自杀。】

【说的有些语无伦次,甚至有些哽咽。我承认,我动情了。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小伙伴理解,我竟然有些同情吕不韦。好吧,我知道我这样说可能会有人噗之以鼻,甚至还会招骂,如果有共情的志友,我们在评论区再抱头痛哭吧。】

李斯一直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身前嬴政的面部表情,但很奇怪,他什么也看不出。自己听得都有些触动,嬴政竟一点反应都没有。

【其实讲到这里,up主就萌生了结束的想法,不是本期的结束,而是整个系列的结束。这与我预想的不同,九九归一,我最初是计划集齐九个人物的,吕不韦是第六个,后面还有三个,分别是李斯、王翦和蒙恬。可能会有人问,不是说十全十美吗,怎么九九归一,因为我最终是想回到始皇帝嬴政身上,九九归于一。至于未来要不要在热度并不高的情况下坚持下去,我要再想一想。】

【回到吕不韦身上。每一个人物结束的时候,可能是出于对历史的共鸣,我内心总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盖棺定论,这是我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