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历史的进程,已经被改变!

万历四十五年。

京城,隆冬。

年关将近,虽然天气寒冷,但城内仍是一片喜气洋洋。

大明国祚延绵至此,已经两百五十多年。

当初那个武德昌盛,万国来朝的强大帝国。

已然是腐朽不堪,摇摇欲坠。

只剩下京城这首善之地,成了大明唯一的兜裆布。

紫禁城,文渊阁。

这里是一片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房子。

当然,这里的不起眼,是相对于紫禁城中其他高耸华丽的建筑而言。

可就是在这么一片看似普通的房子里。

拟定出许多影响大明的国策政务。

因为这里是大明内阁的办公地点。

万历作为明朝着名宅男,至今已是近三十年不上朝。

平日里朝臣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

可即便如此,庞大的帝国依旧能够维持基本的运转。

这一切,不得不说大部分都是内阁的功劳。

此时的文渊阁内,地面上摆着一个火盆。

火盆旁,有三人围坐。

若不是他们身上那精美官袍,恐怕会被人误以为是寻常人家在烤火唠家常。

三人中,有一人身着绯色官袍,胸前赫然绣了一只仙鹤。

此人乃是朝中内阁首辅,大学士方从哲。

他手中拿着一本文书,正是李参将递上来的题本。

里面的内容如果泄露出去,将会引起整个大明的震荡!

正因为如此,这位方阁老眉头皱起,显然在做着某些抉择。

在方从哲对面,端坐着太常寺少卿亓诗教。

此人在太常寺当差,按说和建奴搭不上关系,本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可此人乃是方从哲的门生,而且向来聪慧多智。

因此叫过来一起帮忙出出主意。

“阁老。”

亓诗教抬头瞄了一眼方从哲。

小心翼翼地问道。

“此事干系重大,阁老心中是有什么顾忌吗?”

方从哲缓缓点头。

沉声说道:“是啊,正因为干系重大,才不得不慎之又慎。”

“去年山东闹饥荒,各地民变四起。”

“今年元气还未恢复,柳州又大旱,灾民叫苦连天。”

“如今看到各地送来请求赈济灾民的题本,老夫的头就疼个不停。”

“正值多事之秋,你说建奴怎么还闹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