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得知这个消息后眼前一亮,于是让黄忠三人把所有牢门都打开,然后对众人说:“你们都是忠义之士,此时正逢国家大乱,国贼董卓挟持皇帝已经到了长安,国家正是需要你们的时候。吕布不才,担任朝廷镇北将军领并州刺史,如果你们愿意跟我以一州之地反抗董卓,我会带你们去并州,如果不愿意,请自行回乡。”
吕布一番话展示了自己的大度,不过牢房中关押的众人大多都被收缴了家财,身无分文,自行回乡基本会在半路饿死,只能选择跟随吕布。
吕布对大家的选择很满意,嘴角漏出了一丝旁人不易察觉的邪笑。他是武将出身,身边缺少文臣,军中文职以及并州郡县的官员又是极度缺失,正好这群人中层文臣可以协助自己管理并州,以解燃眉之急。
荀攸低头苦笑,以他的名声想要回到颍川老家很容易,不过此时看到吕布的表情却担心他不会轻易放过自己。
吕布也看出了荀攸面露难色,于是率先说道:“公达先不要走,我带你去见一位故人,此人在洛阳等你多时了。”
荀攸惊讶,没想到吕布竟然轻易看穿了自己的内心。并且也好奇自己的这位故人是谁,于是也决定暂且跟吕布去看一眼这位故人是谁。
吕布带着荀攸众人离开,来到卢植等人的藏身之处后,一眼就看到了年幼的郑袤。
“袤儿,你怎么在这?你父亲呢?”荀攸不可思议的说。
郑袤礼貌的叫了一声卢伯伯后并没有谈及自己父亲的事,一旁的卢植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或许是卢植是海内大儒,语言组织能力很强,讲到吕布抱着郑袤时郑袤说的那番话,在场众人听后无不潸然泪下。
此时卢植话锋一转,对荀攸说道:“公达,汉室垂危,拯救大汉者非奉先莫属,你何不祝他一臂之力?”
荀攸还有些犹豫,吕布直截了当的说:“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公达可先随我回并州,你我接触一段时间后再做决定。若是要走,布绝不挽留。”
荀攸见吕布都把话说道这份上了,于是点点头,说道:“我并非奉你为主,而是担忧故人之子。若是以后你我政见不合,我自当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