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草原巴特尔(7)

跑了五六圈,哈丹巴特尔观察到前面三匹马的节奏和力度不再那么强劲,内心不禁暗喜,知道那是体力开始下降的迹象,而此时伊勒德蒙古马种耐力好的优势逐步显现出来了,仍旧是节奏稳定,步幅有力。

到了第八圈的时候,伊勒德与前面三匹马的距离缩短到了一两米,哈丹巴特尔清楚还有超越的机会,伺机想从内道冲入三匹马的队列。但是,前面三匹马摆成了一个品字形,仅仅贴着内道,不给哈丹巴特尔超越的机会。而且后面两匹马明显是在保护第一匹马,时不时左右移动挡在哈丹巴特尔的前面,使他无法与前面三匹马并驾齐驱。

哈丹巴特尔用缰绳略微拨了下马头,伊勒德立刻斜着身子跑到了三匹马的外侧,保持着稳定的节奏一点一点缩短着距离。哈丹巴特尔已经能够听到前面三匹马的响鼻声,这是马匹出现疲态的征状。尽管这三匹马确实体格高大,速度很快,但是连续几圈高速奔跑,体力也消耗很大,速度逐渐开始下降。

哈丹巴特尔因为跑在最外侧,明显有些吃亏,因为外道奔跑的距离肯定比内道的略长。但是伊勒德却像是越跑越兴奋,三个专业骑手始终无法将它甩开。

第一梯队的四匹骏马你追我赶,转瞬跑到了第九圈。后面的赛马至少被甩开了二十几米远,有的速度较慢的,已经快被前面四匹马追上一圈了。

终于进入了最后一圈,垫底的几匹赛马见领头的四匹马快要追上了,主动跑向旁边让出赛道。此时的赛道上尘土飞扬,急促的马蹄声如无数的战鼓擂响,骑手的吆喝声与观众的呐喊声一浪接着一浪!

相关

抓阄:是指每人从预先做好记号的纸卷或纸团中摸取一个,以决定谁该得什么或做什么。

鞍鞯:意思是指马鞍和马鞍下面的垫子。

辔头:(pèi tóu)意思是为了驾驭马、牛等牲口而套在其颈上的器具,一般由嚼子和缰绳组成。辔头为牲口身上所有绳索或皮条做成的包括装饰品,缰绳,嚼子牵制牲口的为挽具,牲口身上输出动力的绳索为套具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