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凡事就怕但是,这个五百多万里面扣去补发的欠饷27万,运费63万,还有几万匹马的草料钱大几十万,实际上落到人头上也就三百万多两。
三百多万两,养四镇十五万多不到十六万兵,除去将官的薪水稍高些,普通小卒一年也就是十几不到二十两的收入。
似乎也还行,跟戚继光招兵待遇差不多。但明末这会粮食价格飙升,早已经不是戚家军那会五钱一石的水平了。
崇祯初年通州南粮运输到货价都要差不多一两银子,后面农民军乱子闹大了更是一路打滚往上冲,这个待遇水平到底怎么样,只要会算数的都能大致估出来。
就实际购买力来说,还比不上清初绿营,更别提八旗了。
毕竟关宁兵和绿营战兵饷银虽然都是同一层次,清初的粮价可要低不少。
绿营兵还可以肆无忌惮地给老乡们送温暖挣外快,明军军纪再差,在面对地方强力士绅的时候也得约束一二。
再对比八旗兵。八旗兵与关宁兵的实际待遇可不仅仅是年入十几两与年入三四十两的差距。
大清国初立那会,旗兵可还有田地产出的,甚至旗地产出可能才是收入的大头。
“计丁授田”,每丁三十亩。这个丁可不仅仅是正身旗人,依附的旗奴那也是算丁的。
不然十万出头的八旗兵哪里用得着圈占一千六百多万亩田地(这还仅仅是第一次圈地的田亩数)。
就算是一个普通小卒,也能分到六十亩甚至九十亩的田产,差人耕种,每年也能到手三四十石的粮食。
也就是到了十全老人那会,旗田被倒腾了个精光,旗兵和绿营兵的收入差距才逐渐缩小,乃至到了太平天国时期,反倒是曾剃头招募的乡勇工资更胜一筹。
至于说裁汰老弱,蓄养精锐,把十五万多战力一般的一级兵改造成三五万战力卓越足以匹敌八旗的三级强兵,嗯,这个想法是很好,却完全不切实际。
任何时代,下岗人员都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什么治安这么差?还不是因为经济发展低,创造的工作岗位无法容纳众多的非农业人口。
一群群没有固定收入的青年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而世纪末国企下岗潮带来的社会动乱也在时代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要不是因为加入世贸组织,经济腾飞带来大量工作岗位,中国的治安也不会在世纪初的短短几年内迅速好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经济水平大大提升的现代社会尚且如此,吃饱饭都难的明末,工作岗位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朱由检同学倒是发起过一场国企下岗潮,强迫大明邮政系统的员工自谋生路,以节约国库中见底儿的存银。
结果怎么样,大家都知道了,李自成同志被迫参加农民军,实现再就业。
思宗不仅没有省钱,反而为了那几个子儿花了更多的钱。
所以说,要把十几万关宁军裁撤大半,最后的结果就是没了生计的边军拿起刀枪造反。
财政吃紧的大明朝廷只能被动选择维持一支低水平军队。
哪怕关宁军已经是明末精锐,但较之明初的前辈们,还是差了点意思。
而同等数量明初军队吊打八旗兵的说法也不过是痴人说梦。
除了老奴窝在赫图阿拉那会,八旗兵的待遇尚说不上多好,等到下了辽阳沈阳,给小卒们分了田地,八旗兵的待遇就已经超过了明初军户了。
再等入了关,那就更不能相比了。
但是无妨,八旗虽然精锐,但明初开国之师也不是那种打到敌军身上血量-1直接不破防的鱼腩部队。
虽然一对一肯定不是对手,但是他八旗才几个人?
我二百多万大军,二十个打一个,堆也堆死了。
就算把屯军踢出去,光旗军也有好几十万,你八旗拿什么跟我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