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为这帮混账,才害得我驴车漂移。
要不是我车技惊人,及时赶回后方稳住局面,这帮子五代传下来的杀才指不定就要再玩一把黄袍加身的游戏了。
不比他被辽国欺上门急惶惶要迁都,后来好不容易打赢了还年年输岁币,又舔着脸去泰山封禅的儿子,赵二虽然菜了些,但还是很有志向的。
一次不成再来二战,然后再送一波。二哥给留的强军被败了个七七八八。
精锐没了只能扩招呗,战力不够数量来凑。
国内时不时有那闹事的,择其青壮编入禁军厢军,既壮大了军力,又平息了动乱,多划算的买卖。
所谓的军费就这样变成了维稳经费。军队中良家子寥寥,流氓无赖充斥其间。
人数越来越多,待遇越来越差,地位越来越低,战力越来越弱,直到大金国南下,八十万禁军一哄而散。
帝王将相尽为阶下之囚。如此结局,又怪得谁来?
回到当下,赵大掌握的宋军无疑仍是一支威武雄师。
而明军,虽然常遇春等人也是老阵仗了,但在宋军多次退让后,还是不免产生了轻敌情绪。
宿州,一身戎装只欠披甲的常大帅毫无仪态地躺在椅子上,拍了拍鼓起来的肚皮,感叹道:“真他娘的舒服!连日行军,好久没有这么痛快吃酒了。这宋国皇帝真是个妙人,既然下了战书竟然还送美酒过来,是给我老常战前助兴吗?”
常遇春一句俏皮话,下面的众将也哄笑起来。这宋国确实够“怂”,弃了灵璧也就算了,连宿州这等坚城都不要了。
偏偏还又遣使威胁,说是明军止步,如若不然,便要“携众五十万,以泰山压顶之势破军杀将”,真是要让人笑掉大牙。
这也就算了,临了竟还送些酒水过来,说什么礼节。
长枪都戳到你心窝了,还要与人称兄道弟,怪不得那些评书里净编排些宋军的稀烂故事,大BOSS都怂成这样子,下面的兵要不是软脚虾才怪了。
也有那老成持重的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大将军,那赵匡胤毕竟是开国之君,岂会没有些手段。这等战乱中杀出来的老兵,却诸多退让怯懦之举,实在不合常理啊。”
常遇春一皱眉,这谁啊,大家都乐呵的时候这么扫兴。
定睛一看,原来是列将平安,这小子的父亲可是个悍将。
当年跟着自己北上大都,战死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