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闹事二

大唐人口一直到建国三十多年后的贞观末年才恢复到两千多万,纵然其中有李渊李世民跟士族妥协,对他们隐匿人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但即便加上隐户,也远远比不上清代初年的六千万人口。

没办法,大明实在是太拥挤了,即便是数十年的战乱下来,两万万人死了大半,也远不是唐初能比的。

再加上这十几年两省除了姜镶闹腾了会,其他时候还算比较平静,生产也渐渐恢复,田地基本都有主,再要搞什么均田,就不好办了。

田都没有,拿什么均,难道直接去抢吗?拜托,我们是大唐,是要FACE的。

好吧,其实俺们也不是那么死要脸的主,但是明面上好歹要有个说头吧!

好在还有个大杀器可用,那就是满清政府的合法性。

这么个玩意,我大唐不认!伪清说是你的田,不算数,得有前明的背书才行!

这么一说,不光前排的真“士子”,便是后面凑数的百姓们也开始骚动起来。

讲真,如果不是老爷们鼓动,这些乡党们未必愿意来凑这个热闹。

毕竟均田嘛,既然带个“均”字,那肯定要跟当年的闯王一样,拿大户们开刀了。

老爷们的田没了,关我屁事。

要是个平日里乐善好施的,大家伙还会叹息两声,要是个周扒皮,大伙指不定怎么乐呢。

所以虽然士绅们拼命歪曲此策,说什么尽收百姓田土,发于府兵,一如当年八旗圈地,大家伙还是半信半疑。

但既然都这么传开了,老爷们又报销来回路费,又是包吃住,便跟着来凑个热闹,看看情况呗。

结果这传言竟然是真的。这新官府是真要没收大家的地啊。

明末以来,社会动荡不安,官兵、流贼、鞑子,在两省梳了一遍又一遍,整个庄子乃至县城被屠掉的不知凡几。

这等局面下,衙门里的黄册都保不住,还指望什么田契。

普通农人的地契多有后来补上的。

有那本来无田的佃户,在一次次屠杀中幸存下来,接手了死于战乱之人的荒地,后来官府便也认了,给发了地契。

百废待兴之下,清廷为了增加收入,一如明初一般,对愿意复垦荒田的农人发放不动产证书,鼓励大家恢复生产。

所以此时,自耕农的数量颇多,便是被战火波及较少人口尚多的地方,佃户的待遇也明显好了不少。

没办法,给少了人家不干。不像以前,最不缺的就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