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朝议三

朝会的地点是在太和殿,不过此时的殿内的情景却迥异于前。

最显眼的便是上首那金灿灿带屏风的至尊奢华版紫檀宝座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低矮的榻,没有特别什么华丽的雕花图案,规格也仅能坐一人,这就是大唐帝国最高统治者李二凤同学的座椅了。

这形制,跟大明、大清皇帝的龙椅真是没得比。

下面的大臣们也没有如大清国的好奴才们一般,跪倒一片、低眉顺眼,哈着腰垂着头,聆听天子圣训。

这些臣子,竟然在皇帝面前坐着!

唐初,胡床胡椅还没有盛唐那么流行,但是类似小马扎一样的木凳也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自秦汉以来的跪坐不再流行。

哪怕铺个毯子啥的,跪久了也浑身难受。能坐着,谁乐意去摩擦膝盖呢。

臣子们就这么坐在木凳上,身前放个案几,神色如常,恍若唠家常般跟帝国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交流。

甚至这些大臣们还觉得这太和殿的台阶未免太高了些,皇帝也离得太远了些。

李世民试了下效果,也感觉甚是别扭,干脆差人把坐榻抬下来,就这么近距离地跟臣子们聊起来。

自周以降,皇帝与臣子间的地位差距是不断拉大的,从朝会礼仪上就可见一斑。

汉朝时,大臣给天子行礼,天子需回礼;至唐代,大臣奏对都是坐着,什么三拜九叩,对着皇帝而已,又不是什么祭天大典,没必要;宋朝皇帝把大臣的椅子给撤了,但只准站着行礼,跪拜则视为失仪,所谓“跪者胡礼”;等到了大元,“臣皆列跪”;明代稍好,非常重要的事情才需要跪礼,日常则是揖礼;至于我大清,哪那么多事,一个字,跪就完了。

究其根源,政治地位的差距是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