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火炮

这也怨不得大明顽固不化。

战争经验都是打出来的。明末的战争烈度比欧洲要小多了,自然没有多少从中汲取教训的机会。

虽然论死人数量,十七世纪的欧洲人就算绝种也及不上明亡清兴六十年埋骨的一亿多汉家百姓,但是论战事频繁,仅仅只有大明后金两家互殴的东亚还真远不及欧洲。

至于明政府镇压农民起义之类的军事行动,对于总结经验,提升自身毫无意义。治安战打多了并不是什么好事。

战争,只有发生在有着完备体系支撑的国家之间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场仗打下来,将领们会认识到自家军队的不足,并通过整个体系传导下去,进而反馈回来,提升军队素质和装备,改进战法,继而提高战斗力。

体系越有活力,反馈越快,改进越及时,战力越高,国家就可以越打越强。

欧陆各国纷争不休,也逐渐造就了一支支强军。

明政府的僵化体系在崇祯的死命驱使下,也试图奋力改进。

从实际结果来看,也是有些效果的,洪承畴出关的十三万大军能压制住多尔衮带领的三旗兵马,表现就相当不错。

放在崇祯初年,明军哪有这战力?可惜这大明国最后的骨血被皇太极一锅端了。

除了红衣大炮和少部分威力尚可的中型火炮,其他乱七八糟的玩意儿,清军是不太瞧得上的。

这些年来,除了少量的红衣大炮,京师的炮厂并没有造什么新东西出来。

武器发展都是需求推动的。

南明不过西南一隅,火炮匮乏,现有的火炮足够压制。

东南福建那边倒是派了些造炮的匠人过去,制些利器对付海贼仿制的西洋炮。

国家财政如此紧张,八旗天兵的工资都发不下来,何必非要花费那么大的成本制造更多大炮?

所以今日拉出来的,也大都是些前明的玩意儿,虽然挑选的都是其中保养还不错的,但是老化生锈影响性能总是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