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接着说道:“不过无妨,就算没有红衣大炮,有其他数十门火炮,足够破敌。”
“话是这么说,若有能用上红衣大炮,岂不更好。这么好的机会,不如我遣人去冲一冲?便是不能破敌,好歹也断了敌军转移阵地的念想,这么一来,我们的红衣大炮也能有机会破敌。”苏克萨哈跃跃欲试。
鳌拜摇了摇头:“算了,这么做说不定正中唐军下怀。那李家皇帝既然敢这般托大,定然也是有一定把握。以前几日唐军之战力来看,即便是行军序列,想要突袭冲垮也并非易事。万一陷入焦灼,失去冲击力的骑兵便要任人宰割了。唐军愿意消耗体力规避炮子便由他们去!等他们士卒疲敝,我们再进攻不迟。”
唐军后面不远就是连绵大山,没有足够的空间提速,骑兵便无法反复冲击。等失了速,就等着被步兵花样虐杀吧。
这么个一锤子买卖,一旦不成,必然损失惨重,到时候伤了士气,反倒得不偿失。
而且在鳌拜看来,红衣大炮也并非就没有机会用上。
唐军就算再往西行,这么长的队伍,总有一部分会落在东边,红衣大炮稍稍挪动之下一样可以将之纳入攻击范畴,不过因为有南口大营的支援,难以对左翼唐军造成致命打击,无法对战场态势起到决定性因素。
唐军最终的部署还是出乎身经百战的鳌少保意料之外。
约莫三个军团的战兵四万人并没有如鳌拜想象中那样尽数往西南方向移动,而是在清军的注视下,大摇大摆地绵延开去,自南口一线一直摆到尖山咀脚下,宽度接近二十里,阵列稀薄到了骇人的地步。
唐军在与敌军交战的时候,向来喜欢摆疏阵,利用甲坚兵利的优势弥补纵深不足,且以宽大的正面对敌军造成更大的防守压力。
虽然本意是加大阵列宽度,但是稀疏的阵型应对炮兵倒是正合适。
两军野战,如何协调好阵型的宽度和深度是个考验将领水平的重要难题。
阵型足够宽,便能够从两翼包抄敌军,形成合围之势,但同时,过于绵长的阵列也导致纵深不足,一旦敌军选择其中一点或几点猛攻,就很容易达成突破,继而引发全军崩盘。
若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双方都处于战争迷雾中,无法看清后排阵列情况,倒是可以做些欺骗性布置,深而示之浅,浅却扮作深,欺骗敌军,使之作出错误的兵力部署,以达成战役目标。
但在燕山脚下,尚有不少高地,鳌拜又有千里镜在手,唐军的布置显然是瞒不了人的。
这唐人,就是这般嚣张,为了防止被火炮轰击,竟然敢用这般单薄的阵列去挑衅八旗。
鳌拜冷笑一声,什么用兵如神的太宗皇帝,恁地托大,岂有不败之理。
“传令下去,红衣大炮和那些个年久失修的大将军二将军炮放在右翼不要动,敌军攻过来便拼命射击,让唐军以为我炮甲尽集于右翼。其余数十门大炮皆送往中军,埋伏于前锋后阵,一会唐人攻过来,便出其不意,先打个大豁口。待敌军阵型纷乱,突骑冲进去沿着两翼追杀。”
身经百战的鳌少保很快抓住唐军布置的疏漏,针对性地下达了作战命令。
随着号令传达下去,炮甲们立即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