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禾不可能将清泉之事和盘托出。
好在有这些年将军府的遮掩,现在哪怕她不用清泉,也有足够多的高品质粮种。
“竟能比六石还多?”恒帝的手微微握紧。
如果能全国推广,那大沥朝就不会再因粮食发愁,还能存够粮食,即便遇到灾荒一两年,都不会饥不果腹。
对民生如此有利之事,让恒帝心中激动。
前几天身旁人的劝诫犹如在旁,恒帝不由地看了看旁边不发一语的数人。
军营若有了充足的粮食,那就无所畏惧。
恒帝按捺住激动的心情:“不知高品质的粮种如何才能得?”
“圣上,此事更复杂。粮食品种的提升,和当地的气候极有关系,要培育出来,不能一概而论,即便在同一个地方,每年的气候条件也有所差异。”
林晓禾早就想好了借口。
“我发现能亩产六石后,就将当年的粮食全部做种,将军府借了我一些别庄,这才使得粮种渐渐增多到如今之数。”
恒帝看向定国公。
定国公忙道:“此事是行远所为,他多年前与晓禾姑娘相识,别庄的地本就种粮,借与晓禾姑娘也一样。”
周径庭点头道:“圣上,当初晓禾种出高产粮,微臣认为可能是偶然之事,所以未曾上报,想让她继续尝试,如今大有见效,才敢向朝廷禀报。”
恒帝明白,朝中众人,一点点小事都能争得面红耳赤,若是当年周径庭就禀告上来,说不定争到现在,都还确定不了,给不给林晓禾良田。
“此等大事,尔等也该让朕得知,朝中说不了,与朕见面之时不能说吗?”恒帝被旁人说动,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高产田之事,即便将军府有理由,也改变不了瞒了他这么多年的事实。
只是,将军府有高产田这么多年,未曾有异动,又让恒帝觉得将军府值得信任。
“那以你的高产粮,种于其他地方,可否产出高产粮的种子?”恒帝最关心这一点。
林晓禾摇了摇头:“圣上,粮种的品质会一年一年下降。”
“那为何原本十多亩的高产粮种,可种出上千亩来?”恒帝不是蠢的,一眼就看到关键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