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周家出了败家子儿,还是因为他们日子过得太舒服了,不知道赚钱的辛苦,让他们各自去锻炼。
自己几斤几两他们完全清楚,又不是个个都是周文立,会做生意会读收的。
这醉香拿到就是一个烫手的。
偏偏又丢都丢不出去。
据说这些日子周家各房的十六岁以上的男子都没有一个日子好过,哭着流着泪各自去管划到他们名下的醉香楼了。
每一个的离去都抱着悲壮的心情而去的。
他们几乎可以肯定是要被逐出族了,因为周家的家规从来是说一不二。
连周文立这么有本事的人都是说逐出去就逐出去了,他们算老几啊。
老太太听到这样的情况越发生气,说这些孩子再这样娇惯下去周家早晚得败了。
所以她的命令坚决执行,没人敢不听。
四太太看着眼前的唐诗漫,听着她说和自己的儿子相熟都很诧异。
“周公子与我家五叔夏子余时常一起喝茶聊天讨论书本。”
“原来是夏公子的嫂子。”只知道邻居姓夏,是一对小夫妻,却不知道还是儿子朋友的嫂子。
这一下,更亲热了。
女人在一起说得最多的自然是衣服。
说着说着话题就引到了如意夏布行去了。
“这如意夏布行的衣服倒是新颖得很,颜色鲜丽多样,是我之前从未见过的。”四夫人道:“我很好奇的是为何只有这种夏布才有这种染色,全昌州独一份。”
“因为这些都是如意夏布行自己染的布料,自己调的色。”
唐诗漫可是知道的,大嫂对调色染布简直入迷了。
目前为止已经调出了一百零八色了,她还说不够,远远不够。
可是谁知道,如意夏布行的各色染色布料太抢眼了,虽然并不是人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