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魏蜀分歧,烜厄:你怕是有病

因此,蜀国朝廷给出了另外一个方案,那就是:只要兵,不要将。

蜀国朝廷愿意支付钱,但是,只希望魏国把援兵的兵权给蜀国,继而不要魏将了,让蜀将来指挥这些魏军。

这个消息传回到邺城时,魏国朝廷的武将们都气得破口大骂。

“愚蠢至极!”

一名老将怒斥着。

如果真的这么做了,的确蜀国君臣会感到安心,但这无异于将优秀的士兵置于死地。

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将官质量。蜀将已经很久没有打仗了,最近的一场大战正是蜀吴联合对抗乾军。而且蜀将也因为蜀国安于和平的情况,要每隔几十年才出些名将。

反观魏国的魏将?在经历方面,经常和匈奴、烜厄打仗,后来强大了,还在大陆内到处挑起战端,宣扬自己的武力。

先把对错抛开,不得不承认,这种经历下的武将是高质量的。

而看历史,魏国已经连着出了六代明君,军队力量在这百年时间不断发展,制度更完善,培养出的将官自然更加优秀。

所以魏将>蜀将。

让那些实力更差的蜀将来指挥军队,那不是儿戏吗?

第二个原因,这会造成军队难以控制,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情况。

士兵是听指挥的。

服从命令就是士兵的天职。

但里面依然存在着一个信任度的问题。

原本的魏将:大家一起吃饭,好几年军旅生涯一起生活,熟络。而且将军的能耐被众人所认可。

如果换成蜀将:那就是“你寄吧谁啊?”,而且,指挥能耐可能也不如魏将。

到时候军队去到了川地,人生地不熟,还要被不认识的蜀将所指挥,那可想而知军队的士气会有多差。

面对此时全军士气高涨,军队实力强大的乾军,能赢吗?

综上所述。

魏国大臣们翻来覆去的讲解,引经据典,合情合理的分析透了。

曹丛表示认可。

因此,魏国坚持主张,不认可蜀国的方案。

蜀国朝廷这边不依了,他们其实也能理解魏国那边的理论,但是不安心还是不安心。

这是放别国的军队进入到自己的国土里。

到底是守护者?还是入侵者?

不好说。

正是因为这种不安心。

因此,蜀国和魏国虽然联合了,但是魏军入驻川地的事情并未真正的实施。

…………

最后,是烜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