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谋略天下(四十八)

回到长安的候中钧,此刻内心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焦虑万分。他立马躲进府里,对外宣称自己病了。他自己心里清楚得很,大唐禁军已然集体倒向了朱全忠。他深知,此时若自己再做出头鸟,估计脑袋就危险了。可皇命难违,他又不敢公然抗旨,只能如缩头乌龟般躲着。毕竟,他那九族几百口子人都还在大理寺的天牢里,他的一举一动都关乎着全家人的性命安危。

带着胜利归来的禁军,受到了长安老百姓的热烈欢迎。街道两旁,人群涌动,欢呼声此起彼伏。百姓们手持鲜花,向将士们表达着他们的敬意与感激之情。这让禁军压抑很久的情绪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在他们看来,此刻的朱全忠不仅是他们禁军的选择,更是长安百姓的选择。

这一场战争如同一场无情的风暴,让禁军遭受了重创,足足损失了五万多精锐力量。这些精锐之士,皆是经过严格训练,身经百战的勇士,他们的离去,无疑是禁军的巨大损失,让整个军队的实力大打折扣。

而朱全忠带领回来的十三万禁军和他自己的三万多南大营的军队,在战后进行了整编。在这个过程中,李振展现出了他过人的智慧,他确实要比新帝身边的那个候中钧聪明得多。李振深知军队对于番号编制的重视,那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名称,而是军人集体的归属感和集体的认可感的象征,自古今中外皆是如此。于是,李振对外宣称南大营军队编制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已被彻底打没了。

然而,朱全忠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他没有选择扩编自己的南大营,而是毅然决然地彻底放弃了南大营的编制。他将南大营剩余的士兵全部分给各个禁军。这一举措看似简单,实则巧妙至极。通过这样的方式,他既避免了军队内部因编制不同而产生区分你我的情况,又能够巧妙地把自己的人安插到禁军的各个营中。如此一来,他便能更加牢牢地掌控所有的禁军。

而那些禁军们,对此却并未察觉其中的深意,他们还在同情南大营的士兵们。在他们眼中,军队的编制番号被视为最高荣誉的象征,如今南大营的编制没了,他们觉得这些士兵失去了一份珍贵的东西。却不知,朱全忠正是利用了他们的这种心理,不动声色地完成了对禁军的进一步掌控,为自己在军中的势力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看似平常的军队整编背后,实则隐藏着朱全忠的深谋远虑和高超的政治手段。

自从新帝得知北苑大营的禁军归营之后,他便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与不安之中,每日皆是寝食难安。其一,他一直未见朱全忠进宫请安。在他的认知里,朱全忠作为领军将领,凯旋而归后理应第一时间进宫向他这位皇帝禀报战事情况,表达忠心。然而,日复一日,朱全忠始终未现身宫廷,这让新帝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虑和不满,开始揣测朱全忠的意图。

其二,那些禁军将领们也同样未见进宫奏功。以往,每逢战事结束,将领们都会迫不及待地进宫向皇帝汇报战功,以求得赏赐和荣耀。可如今,这一惯例被打破,宫廷之中一片寂静,没有丝毫来自禁军将领们的消息。这让新帝感觉仿佛有一层阴霾笼罩在心头,对禁军的动向愈发担忧。

而这第三点,才是新帝最为惧怕的。候中钧,这位他一直寄予厚望,负责禁军事务的中军司马,也没有进宫跟自己奏明情况。新帝接连派去了两拨人去宣他进宫,可他都是称病不来。这使得新帝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他开始觉得禁军要彻底失控了。在他的脑海中,各种猜测不断浮现,他担心朱全忠和禁军将领们是否有了异心,候中钧的称病是否另有隐情,是否他们正在谋划着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事情。

然而,就在新帝焦虑万分之时,城防来报,说禁军每日在大营内训练,很守规矩,并未出现反叛或者对长安构成危险的举动。这一消息让新帝稍稍松了一口气,但心中的疑虑依然未能完全消除。

他深知,表面的平静之下或许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危机。禁军的一举一动都关乎着京城的安危和他的皇位稳固,他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思考着应对之策,幻想着自己重新对禁军的掌控,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在这看似平静的宫廷与大营之间,一场无形的权力博弈似乎正在悄然展开。

眼看着新帝一天天的消瘦了下去,陶冠,韩呈,韩弘,也跟着着急,雪下的一天比一天大,御书房内炭火烧的很旺,新帝端坐在御书房内,眼神呆呆的看着门外漫天大雪,一上午一言不发,陶冠捧着几盘小菜还冒着热气,站在一旁关切的问:“陛下,该用午膳了!”

新帝面无表情的说:“放下吧!”陶冠,把饭菜放到他面前的桌子上,之后恭敬的说:“陛下,你所犹豫的无非是,禁军的忠心,以小的看只要朱将军忠心就可以了!”

新帝用痴呆的眼神看着他问;“你什么意思?”

陶冠小心的说:“陛下,事已至此还是给朱将军一个态度,在拖延下去,恐怕真的要生变故,只要他不反那么长安还是皇家的,日后再寻得机会!”

新帝微微点头,思考了一会说:“韩呈,下旨朱全忠北伐有功,赐爵亲王,封号梁!”一旁的韩呈恭敬的说:“是,”

北苑大营,大帐内一个内官捧着圣旨,朱全忠跪着他身后一百大几十号将佐军官整齐的跪着,那内官高声的宣读;“朕闻:社稷之兴,赖忠臣之辅弼;邦国之安,凭良将之征伐。今有朱全忠者,本名朱温,原乃肱骨之臣,蒙先帝赐名全忠,取意为大唐尽全忠之厚望。其性果敢,志存高远,具雄才大略,怀报国赤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