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绍听到这个分析后,立刻感到惊讶和兴奋。
“什么!一共就五个席位,那要是拿到三个,我们不就控场了吗!”
“之后我们可以主导空间大局了!”
刘义隆:“唉呀,没那么容易的,就不说我能不能赢了,别忘了还没进来的李世民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莽也叹了口气,提醒大家一定要谨慎,千万不要浪。
断开通讯后,王莽开始为自己加油打气。
没关系的,杨广这个隐患不是被除掉了吗,也没有人发现异常。
而且,这次感染者这么顺利就做到“保二争三”了。
这或许说明,感染者成功是大势所趋!感染者是先进的,代表着空间发展的新方向!
任何困难都是纸老虎。李世民?李世民也一样,也一样!
一定是这样的,一定是这样的……
……
从来没有过这样厉害的皇帝,李世民的功勋卓着,在空间的名声达到了巅峰。
641年,薛延陀打算攻打臣服于唐朝的突厥部落,被李积等人击败。
642年,李世民刚打算与薛延陀和亲,就发现了薛延陀缓兵之计的阴谋。
于是他故意把和亲之地放在灵州,让薛延陀不敢和亲。
接下来,唐朝分化薛延陀的策略起了作用,薛延陀陷入内斗。
645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将领薛仁贵立下大功。
不过李世民这次要求稳,虽然攻克了多处城池,但没有选择一举攻灭高句丽。
唐军拔掉据点后,便携带人口撤军。
同年,薛延陀再度南下,被唐军击退。李世民看到薛延陀内部离心,便想要一举消灭。
646年,唐军五路北上,攻打薛延陀。
到647年初,薛延陀灭亡,北方的小部落也纷纷归降唐朝。
唐朝设立燕然都护府,对当地进行羁糜统治。
西域方面,648年,唐朝平定龟兹,击败了西突厥。
之后,西域诸国纷纷向唐朝臣服,唐朝控制了整个西域。
在这段时间,唐朝对府兵制进行改革,除了更加成熟了之外,还引入了兵募。
兵募可以理解为一种“临时工”,随时可以招募以缓解兵力不足。
这个制度在贞观年间得以良性运转。但我们知道,任何制度都有隐患。
随着唐朝边疆战事的增多,这个制度也趋于崩坏,不过这是后话了。
既然说到这里,我们就要谈谈李世民的失误之处。
唐朝依然是一个封建王朝,其封建剥削的本质没有改变。
李世民不可能是完美的。他有错,也同样受到历史局限性的作用。
李世民没有处理好家务事,他对儿子的管教出了问题。
也许在他看来,他的儿子应该和他一样,也能够虚心纳谏。
太子李承乾身患足疾,长孙皇后离世后,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李世民又宠爱四弟李泰,李承乾本来就到了叛逆期,这让李承乾愈发紧张。
他的行为愈发疯狂,李世民却始终没有对他的行为进行有效引导。
现在想想,如果李承乾顺利即位,饱受宠爱的李泰还能活命吗?
李世民和李承乾都无法理解对方,因此陷入了恶性循环,李世民就更加偏向于李泰。
643年1月,李世民为了国家稳定,决定坚持太子。
但为时已晚,李泰已经不可能放弃争储,兄弟二人也已彻底决裂。
李承乾计划造反,干掉李泰,以此登基。
同年,第五子齐王李佑造反。这其实也是李世民没有进行合适引导的关系。
李世民派李积平叛,不过李佑被当地官员自行平定了。
李佑被处死,太子计划造反的事曝光。李世民将太子废为庶人。
李泰的野心暴露得过早,李世民为了让诸子活命,也放弃了他。
就这样,储君之位落到了最后一个嫡子,第九子李治身上。
李世民最后立李治为太子,也修改了之前的教育方式。
但他依然担心李治的能力不足,又考虑起了有能力的庶子李恪,但被长孙无忌反对,最后作罢。
在贞观的最后几年,李世民也不可避免地出现骄奢的情况。
他开始追求长生不老,食用丹药。
魏征牵连到了太子谋反,他的墓碑被李世民推倒。
长孙无忌不断吹嘘李世民的功绩,称已经没什么可以劝谏的了。
贞观初年的直言进谏的景象不复存在。
当然,就算是这时候的李世民,也已经强于大多数皇帝了。
……
到这里,整个汉化胡人阵营基本倒向了还没进来的李世民。
而明天的这个时候,本次换届的结果将会公布。
嬴政和刘邦各有心思,除了对李世民共同的忌惮外,两人心中都多了一层考虑。
嬴政的名声不好,在古代,“秦始皇”向来都是贬义词。
李世民对他不可能认同。
刘邦则想到了这次换届,明天就要出最终结果了,隐藏集团竟然到现在都没有任何动静。
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在计划着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