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配合

没多久,一队队的皇都禁军就涌向西城,足有两千之众,将德隆钱坊内外围得水泄不通,附近百姓都被驱赶离开,更有一车车的火油罐子运了过来,禁军甚至还在秦朗的吩咐下挖了一圈防火带控制火势蔓延。

那些被德隆钱坊雇佣的江湖人士,又不得不苦着脸,在地镜司的刀口威逼下,抱着火油罐子冲进火场去纵火,有了这批“军用物资”帮忙,整个德隆钱坊就像一个大盆炬,整整烧了两个多时辰才“抢救”下熄灭。

“过分,真的是过分!这些江湖人士要好好整治一下了,简直是目无王法!不但在皇都纵火,居然还敢偷盗禁军库房,令皇都损失惨重!到时候让皇京府尹好好调查一下,这些江湖人士都得登记在册,皇都的损失那得有人负责啊!”

秦朗一本正经的抱胸观火,杨毅也总算知道了,什么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有这样的人带头,才会有江朝等观察使的恣意妄为,但不知道为什么,杨毅还挺喜欢这种感觉,除却“王朝走狗”,这个使命之外,地镜司内外的做事的邪异风格都极对他的胃口。

“秦朗,你们地镜司又在搞什么名堂,动静这么大,不怕有人弹劾你们吗?”

说话的人一身黄铜轻甲,腰悬一柄长剑快步行来,他方面阔嘴,顶盔而行,在他身后则是数百禁军。

“原来是宋副统领,听说你从河洲战场回来后,一直在家养病,什么时候病好了,下官都还没来得及去看望啊!”

秦朗招呼一声,这来人叫宋德宝,隶属皇京禁军副统领,从四品阶,在官职上比秦朗高出整整两级,但内廷衙门直属皇族,而且地镜司有皇令在身,就算是禁军副统领,也管不到他,甚至可以越过他调动部分禁军。

皇都有九个城门,分布在东南西北,禁军总计达三万余人,职责便是固守皇京,同时兼有一部分维持治安的责任,故而又俗称“皇京九城禁军”,是大乾四种军系,“边军”、“卫军”、“府军”、“禁军”中最后的组成部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人数最少,但地位超然。

因为是皇都重地,禁军统领这个官职虽然只有四品,但却是无比重要,故而上任者历来都是官家亲信,或者是没有任何党派关联的人,现任的禁军统领还是高帝李业时期任用的将领“濮弘扬”。

说起来,这“濮弘扬”跟杨毅还有一些渊源,他同样是高帝李业身边的侍卫出身,累功得传内廷武学,算是“天子门生”,与杨宗焕短暂的做过一段时期的同僚,后来外放禁军中担任将官,在“杏山刺帝案”之前,擢升为“皇京九城禁军统领”。

濮弘扬在武学上的天资卓越,十余年前就已经突破“天人境”,因为“天人境”的特殊情况,他已经不适合担任“禁军统领”,但那个时候高帝李业遇刺,成帝李洪上位,局势不稳,他的请辞便也被刻意搁置下来。

接着没等几年,成帝李洪重病,朝局基本上是由潘党一系把持,濮弘扬的位置就显得更加重要,潘党一系也怕被勋贵集团任用此职,毕竟军方还是勋贵集团说的算,与其如此,还不如保持现状。

以至于成帝在位期间,濮弘扬的位置没人敢动,到了如今成帝驾崩,李玉继位,濮弘扬已经成了三朝元老,除非是李玉自己发话,谁也不敢再提更换“禁军统领”,那就好像是要告诉别人“我要谋反”一样。

自成帝李洪重病退养“光明殿”之后,濮弘扬便常年闭关,据说是在突破“神意境”,就算偶尔出关,也是拜访“闻太保”探讨武学之道,禁军统领的活儿基本上都是由几个副统领在维持。

宋德宝也是时运不济,四名副统领中,他的资历最浅、实力最差,本来就没有什么存在感,原以为被濮弘扬提拔上来是机会来了,正想好好表现,外放到府军去担任一个“府军统领”,可先是金牌诏令,运送“连携甲胄”被劫,又在河洲战场上吃了败仗,差点把性命都丢在了平阳府城。

好不容易跟随凤天佐回到宣谷关,又因为主帅病逝,他只能自己寻找门路先回了皇都,本以为能够捡条命回来就算不错,但是裴红月领了一众残兵败将,又折返仓洲天河沿岸打了一场大胜仗,这份功劳却没他的份。

宋德宝完全是被不争气的自己气病的,自从裴红月的“天河大捷”传来,他就气得吐血,卧床两个多月,近期才好转重新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