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官员利用韩林的名义,无视当地政府的权威,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私人势力。
他们以各种手段谋取私利,使得当地经济陷入困境。面对这种情况,韩林意识到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否则将无法推动改革的进程。
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韩林决定先做好军队和人才的准备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改革过程中不会出现动荡和混乱。
当一切准备就绪,韩林正式向全国宣布:“大汉皇室的财产都是建国初期应对紧急情况时所用,如今国家安定,皇室所拥有的股份、独资公司等都应该归属于户部管理。”
同时,他还下令,从今往后,大汉境内的所有皇室公司及其控股的股份都将转交给户部,让利于民。
这一举动引起了轩然大波,但韩林坚定地推行下去。他明白,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打破封建主义的桎梏,实现社会的公平与进步。而对于那些反对声音,他则坚决予以回击,维护改革的成果。
这份公告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轩然大波。太子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皇室资产本应是他未来的财产,但如今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尽管当前的调查形势对他不利,但如果将所有资产拱手相让,那么当他继位时,将会变成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甚至连用钱都要向户部申请,这让他感到十分头疼。
太子府的詹事潘永受以内阁成员的身份上书皇帝,恳请保留一部分资产以满足未来皇室的需求。
然而,韩林坚决地拒绝了这个请求,表示子孙后代若是有能力,自然不会缺少财富;而若没有能力,即使留下巨额资产也只会带来祸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韩林在国内拥有庞大的资产,总计超过了国家三年的财政收入。这样一笔巨款无论谁都会心动不已,即使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也绝对无法容忍这些财富落入个人手中。
幸运的是,韩林在海外贸易公司持有一定的股份,随着日后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密切,这些股份足以保障他的子孙后代的生活需求。
太子韩勤定下心来,方才手笔大开,直接向地方豪强下手,将大资本家铲除干净。那些被抓住的人,要么选择忍受判刑,要么只能服从朝廷的海外垦荒计划。
这个计划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前往非洲、沙特、澳大利亚、西伯利亚和欧洲等地。只要能够开发这些地区,主权归属于大汉,那么即使他们日后有所不满,也难以掀起太大的风浪。
三省的示范效应迅速传遍全国各地,朝廷还未下达明确旨意,各个改革小组已经纷纷自行成立。然而,个别省份由于过于急切,手段过激,竟然引发了劳资双方之间的大规模冲突。
太子无奈之下,只得放下手头的工作,投身于各地平息动乱之中。
就在这时,一直与英国人关系暧昧的甘地趁机煽动当地贫困的老百姓,趁张苞回国休整,驻印军轮换的时机,发动对驻军的攻击,引发了全印度范围内的抗议活动。
英国人暗中出钱,出武器,引导舆论,大肆宣扬汉军不顾当地印度教信仰,终于爆发了全国大起义。
驻印军猝不及防,不敢对百姓开枪,损失重大,很快便退到了国境线附近。
韩林得知后大怒。立刻派太子韩勤为平叛总指挥,统领张苞、刘锦棠、孙文三路大军入印平乱。一则要彻底把英国人赶出印度,二则为太子立下军功积攒威望。
大军紧急调动之时,东宫卫队司令袁世廉却转来一封电文。这个敏感的时候,一个军事主官跨过太子向皇帝递交电文,本身这种行为就有挑拨离间、越级上报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