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梁国公

此刻,朱允熥的手里,握着一本从兵部转来的军报。上面的一些圈圈划划,看着实在是揪心。

良久,朱允熥放下折子,再递回给朱元璋。

“咋说。”

见朱允熥眉头紧锁,一副十分深沉的样子。朱元璋瞧着好笑,不禁问道。

朱允熥也跟着笑,渐渐的,笑容平息,变得郑重许多,“皇爷爷,打吧。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蓝玉在武安村的所为,已经是告诉了鞑靼、瓦剌,他蓝玉就在北边。”

“每次,咱们打过去,他们就会避开锋芒。这一次,可不能再让鞑子给跑了。”

朱元璋沉吟几分,“说的倒是简单,粮从哪儿来。饷可以先欠着,可总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去打仗。”

粮与饷,都是打仗不可或缺的要素。

缺一,这场仗也打不起来。

朱允熥试着说道,“皇爷爷,孙儿先前瞒了您,抄了几个在凤阳府官员的家。从他们那儿搜出来的储粮,是足够大军所用的。”

“吃饭时,您也是听到的。再不让鞑靼、瓦剌、兀良哈这蒙古三部安分些,只怕逃到河南的灾民只会越来越多。到那个时候,朝廷若是还想着遣送回原籍贯,或是以正国法。”

“如此一来,只怕会适得其反。因此,孙儿觉得,该搏一搏了。”

北边打仗,百姓大量南逃。

在朱允熥的印象之中,整个洪武、建文一共是三十五年的时间,北边的社会稳定,一直是不如南边的。

自永乐朝起,将朝廷部分衙门、在京的富商、官员迁往北平后。

在这些富商、官员的打点之下与运作之下。大明与蒙古的战乱,便是从北平蕲县移到了宣府。

不得不承认的是,朱棣治国还是有些手段的。

至少,许多朱元璋留下来的问题,都在永乐朝时,被朱棣很好的去解决了。从那时起,北方人口流动的问题,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朝廷都在这儿,百姓自然也没心思跑。

“打?”

“打!”朱允熥重重的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