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诸葛亮舌战群臣 刘伯和力挺孔明

杨修语塞。

班内大儒仲长统道:“孔明所言,强词夺理,不是正道,请问孔明先生学得哪些经典?”

孔明道:“寻章摘句,世之腐儒所为,与兴邦立业毫无关系,商汤的宰相伊尹曾是奴隶,兴周的姜子牙亦不过是渭水垂钓渔夫,其余张良、陈平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也没听说他们治何经典?可叹如今书生张口经典,闭口古训,每日忙碌于笔砚之间,我看他们也只会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

仲长统低头不能对。

时班内伏完又欲发难,忽一声喝叫:“陛下驾到!”

众臣起拜毕,汉帝道:“朕在一旁听了良久,众卿皆我汉室忠臣,如今却在堂上如小儿斗嘴,传出去,岂不让人耻笑?且诸葛卿能得荀令君举荐,必有大才,众卿何以不能相容?”

孔明道:“各位大老元臣不知世务,互相问难,不容臣不答,先向陛下谢罪!”

汉帝降阶相迎道:“卿之才学,朕早闻荀令君与崔州平谈起,可惜州平不在,不能与卿相见。”

孔明谢过,侍立一旁,刘备道:“请陛下依荀令君所言,以孔明守尚书令,开府治事。”

杨彪道:“不可,孔明年幼德薄,不能服众,若众人不服则必生乱,无益于国。”

朱隽道:“老臣信的过荀令君,请陛下授孔明治国理政之权,若有疏忽,岂斩老臣全家!”

众人大惊,接着陈群、常林、和洽、华歆等一众新锐官吏亦拜请授爵,刘备道:“臣亦为孔明作保,请陛下下旨。”

刘协从之,即拜诸葛亮为尚书令,开府治事,凡一应大事皆听其决断,又追封荀彧为太尉,赐敬候,命百官举哀。时建安八年,荀彧亡年仅4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