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杨再兴率领三百背嵬军与完颜亮血战商桥的同时,金兵已经抵达颖昌城外。
此次完颜宗弼亲率六忒母大军,其中有半数皆为骑兵。
对于颖昌,他是志在必得。
原定连夜攻城,可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使完颜宗弼不得不取消原定的计划。
倒是给了镇守颖昌的王贵一些喘息之机。
站在颖昌城头的王贵心情异常沉重,他是五天前从河南府赶来接防颖昌的。
当时颖昌的守军是踏白军和游奕军。
踏白军是全军,共七千人,而游奕军却只有一半,另一半在副统制马羽的率领下留在了蔡州。
王贵自己的中军也只有一半,另一半在统领孙见的率领下,镇守刚刚收复的西京洛阳。
加上连夜从郾城赶来增援的四千背嵬军,整个颖昌守军不过两万人。
兵员少还不是王贵最担忧的,他最忧心的还是城防的薄弱。
颖昌原本的守将是王伯龙,乃金军中的一员虎将,然而,就是这样一员虎将率领两万人镇守的颖昌,也仅仅是在张宪四万大军的攻击下坚持了半日。
颖昌属于河南腹地,城墙低矮且单薄,既无护城河,也没有羊马墙。
更要命的是,后护军一直都是攻城战,所有守城器械都没有携带,现在想临时赶制也来不及。
而眼前的金兵显然是有备而来,炮车,撞车,弩车,云梯等等一应俱全。
一直到大雨滂沱,王贵才走下城楼,召集众将商议战守之计,会议从一开始就非常沉闷。
雨一直在下,雷声却比原先要小些,闪电一道紧接着一道,好似长鞭一般不停的抽打着窗棂。
王贵那张黄脸此时浮现着一层黑气,依他的意思,在陈州的张宪没有率领大军抵达颖昌之前,应该退守郾城才是上上之选。
但昨夜岳云带来了岳飞的命令,要他坚守颖昌,且时间不得少于三天。
王贵当然清楚岳飞的意图,可问题是,颖昌这座破城,能坚守三天么?
一旦城破,就意味着一场惨败,不仅仅是惨败,城外有着三万虏骑,那无异于一场屠杀。
王贵用兵极稳,自从从军以来还没有败绩。
“诸位都说说,颖昌该如何坚守?”王贵黑着脸问道。
应该说,在座的将领都是身经百战,清楚眼下的形势。
颖昌属于四战之地,易攻难守,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想要守住颖昌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如同顺昌的刘琦一般,出城,以攻为守,方有生机。
中原战场,只有野战,没有守城,这也是当初朝廷不能接收河南的原因。
若是一味守城,只有覆灭一条路。
可是,方才众将在城楼上也看见了,此次进犯的金兵半数都是骑兵,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骑兵,失掉城池的依托,到城外与虏人决战,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踏白军统制董先缓缓开口,“岳相公命令自家们坚守颖昌,依末将看来,单是守城,决计是守不住的,若要守住颖昌,只有出战。”
游奕军统制姚政认为,应该退守临颍或是郾城。
如今两万人马坐守孤城,稍有不慎就是一个全军覆没。
游奕军原本有五千多人,现又分出去一半,他手下只有两千多人马,手中没有兵马,人自然也就没有底气,开口附和道,“董太尉所言,当是至理,可城中仅有数千骑兵,如何与数万虏骑对战?”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城中的骑兵主要来自踏白军和岳云带来的背嵬军,背嵬军四千骑,踏白军还有三千多,加上游奕军和中军的部分战马,总计九千余,不满万数。
以九千骑对阵近三万金人骑兵,劣势毋庸置疑。
厅中气氛沉寂,突然,岳云大声道,“末将愿领一支骑兵出城与虏人交战。”
岳云的身份很特殊,他是宣抚司书写机宜,是背嵬军统制,更是岳飞的长子。
王贵闻言连忙开口,“岳机宜还是留在城中,要出城交战也该是下官。”
董先连忙制止,“不可,王提举乃是主帅,应该留在城中指挥。”
踏白军副统制胡清道,“都别争了,末将愿领三千骑兵出战。”
岳云的脸色微微一红,知道这些叔伯的顾虑,“末将以为,出城交战,兵不宜多,骑兵主力应留在城内,待城外战至午后,虏人疲乏之时,城内锐骑再乘势杀出。”
众人眼睛一亮,敌众我寡之际,这绝对是一条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