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洛京烽火惊变

就在这一片混乱中,一位老者拼尽全力,想要救出被困在屋中的孙女。他不顾一切地冲入火海,却被掉落的横梁砸中,倒在地上。他的眼神中满是不甘和绝望,嘴里还喃喃着孙女的名字。

董卓却不顾百姓的死活,他挟持着献帝,率领着残兵败将,如一群狼狈的老鼠,在火光中逃离洛阳,迁都长安。献帝坐在颠簸的车驾中,眼神空洞,面容憔悴,如失去灵魂的木偶。他望着窗外燃烧的洛阳城,心中满是悲哀与无奈。他深知自己只是董卓手中的傀儡,无力改变这一切,只能任由命运的摆布。那瘦弱的身躯在车驾中微微颤抖,仿佛在无声地抗议着命运的不公。

车驾在崎岖的道路上疾驰,扬起阵阵尘土。献帝的心中充满了迷茫与恐惧,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的黑暗。他想起曾经洛阳的繁华与安宁,如今却只剩下一片废墟,心中悲痛不已。他暗暗祈祷着,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摆脱董卓的控制,重振汉室的辉煌。

而在诸侯联军这边,孙坚率领着本部人马率先冲入洛阳。此时的洛阳,已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残垣断壁随处可见,如一片废墟的死城。孙坚望着眼前的惨状,心中五味杂陈,感慨万千。那曾经繁华的街道如今化作了一片焦土,房屋倒塌,烟雾弥漫,让人无法辨认出昔日的模样。

他既是为洛阳的毁灭而痛心疾首,那曾经的亭台楼阁、欢声笑语仿佛还在眼前回荡,如今却只剩下一片荒芜与死寂。又因能率先入城而感到一丝兴奋与自豪。他骑在马上,身姿挺拔,眼神坚定,如一位无畏的勇士,准备探索这座曾经辉煌的城市。

孙坚在宫中四处搜寻,偶然间,在一口枯井之中,发现了一丝微弱的光芒。他心中好奇,那光芒在黑暗中闪烁,仿佛是在向他诉说着什么神秘的故事。他命人将其取出,原来是传国玉玺。那玉玺温润如玉,在火光的映照下,散发着神秘的光芒,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坠落人间。

孙坚手持玉玺,心中大惊,他深知这传国玉玺的意义非凡,乃是天下正统的象征。这玉玺仿佛有着千斤之重,让他的双手微微颤抖。他的目光紧紧盯着玉玺,仿佛被它深深吸引,无法自拔。

孙坚的眼神中瞬间闪过一丝贪婪与惊喜,他紧紧握住玉玺,仿佛握住了整个天下。那一瞬间,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登上皇位,统治天下的景象。他心中暗自思忖:“此乃天赐之物,莫非是上天暗示我孙某当有帝王之命?”他的心跳陡然加快,如战鼓擂动,热血在血管中沸腾,一种难以抑制的欲望在心中蔓延。

然而,孙坚也深知此事若被他人知晓,定会引来杀身之祸。他强装镇定,将玉玺小心翼翼地藏于怀中,如守护着稀世珍宝。那动作轻柔而谨慎,仿佛生怕这玉玺会突然消失。而后,他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在宫中搜寻。

当其他诸侯赶来时,孙坚已恢复了常态。他的脸上看不出一丝异样,然而内心却如波涛汹涌的大海,难以平静。他与诸侯们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脸上却时不时地流露出一丝不自然。那细微的表情变化,仿佛在暗示着他内心的秘密。

袁绍看着孙坚,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他的目光在孙坚身上游移,试图找出一丝破绽。那眼神犀利而敏锐,仿佛能洞察一切。

就在此时,孙坚突然向众人辞行。他抱拳说道:“诸位,孙某在这洛阳城中连日征战,身体已有些不适,恐难以继续随军作战。且江东之地,孙某久未打理,恐生变故。孙某想先回江东,休养身体,待日后再与诸位共举大事。”他的声音略显疲惫,眼神却不时地飘向怀中藏玉玺之处,心中既有着对玉玺的不舍,又有着对诸侯们的警惕。

诸侯们听了,皆感意外。有人挽留,言辞恳切,充满了对孙坚的不舍与期待。有人则心生疑虑,目光中透着怀疑与审视。

袁绍皱着眉头,问道:“文台,如今董卓未灭,正是用人之际,你为何此时要回江东?”他的眼神紧紧盯着孙坚,试图从他的脸上找到答案。那目光如剑,仿佛要刺穿孙坚的内心。

孙坚心中一紧,但仍故作镇定地回答:“袁公,孙某实在是身体抱恙,且江东乃孙某根基所在,不可不顾。还请袁公体谅。”他的额头微微渗出汗水,如清晨草叶上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他害怕袁绍看穿他的心思。

袁绍见孙坚言辞坚决,虽心中仍有疑虑,但也不便强留。“既然文台执意要回江东,那便去吧。只是希望你能早日康复,莫要忘了我们共讨董贼的大业。”袁绍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与不满,他望着孙坚离去的背影,心中的疑虑如一团迷雾,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