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回 长庚传报魔头狠 行者施为变化能 1

世间的情欲,究其根源,大多是相似的。只要是人,有情感、有欲望,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然而对于出家修行的沙门来说,众多修行之士都在努力修炼,想要断除欲望、忘却情感,这便是所谓的禅修境界。

修行必须要用心专注,意志坚定,就如同明月高悬天空,一尘不染。在修行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谨慎,不能犯错,只有当修行圆满,功果达成,才能成为大觉金仙。

话说三藏师徒四人,摆脱了欲望的罗网,跳出了情感的牢笼,继续西行。他们走了许久,转眼间,夏天过去,秋天来临,凉爽的秋风让人浑身舒畅。此时,只见: 一阵急雨过后,残留的暑气消散殆尽,梧桐树落下的第一片叶子,仿佛在提醒人们秋天的到来。

夜晚,萤火虫在长满莎草的小径上飞舞,蟋蟀在明亮的月光下鸣叫。黄色的秋葵迎着露水绽放,红色的蓼花遍布沙洲。蒲柳率先凋零,寒蝉应和着节气的韵律嘶鸣。 三藏正走着,忽然看见一座高山,山峰高耸入云,简直要碰到星辰、挡住太阳。

长老心中不禁害怕起来,赶忙叫悟空:“你看前面这座山,高耸得厉害,也不知道有没有路可以通行。”行者笑着说:“师父,您这说的是什么话。自古就有句话:‘山再高,也总会有行人走的路;水再深,也总会有摆渡的人。’怎么会没有通往山那边的路呢?您放心大胆往前走就是了。”

长老听了这话,脸上露出了笑容,挥起马鞭,催赶着马儿继续前行,径直朝着高高的山岩走去。 没走几里路,就看见一位老者。他两鬓头发蓬松,白发随风飘动;胡须稀疏而明朗,如银丝般轻轻摆动;脖子上挂着一串佛珠,手里拄着的拐杖雕刻成龙头的样子。老者远远地站在山坡上,高声呼喊:“往西去的长老,请暂且停下您的骏马,紧紧拉住缰绳。

这座山上有一群妖魔,他们把人间的人都快吃光了,可千万不能再往前走了!”三藏听到这话,吓得大惊失色。一来马儿脚下的路不平坦,二来他坐在雕鞍上也不稳当,“扑”的一声就从马上摔了下来,挣扎着也站不起来,只能躺在草丛里哼哼唧唧。行者赶忙上前,把长老搀扶起来,说:“别怕,别怕!有我在呢!”

长老说:“你听听,那高岩上的老者说这山上有一伙妖魔,把人间的人都吃光了,谁敢去问个究竟,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呢?”行者说:“您先在这儿坐着,等我去问问他。”

三藏说:“你相貌长得丑,说话又粗俗,我怕你冲撞了老人家,问不出真实的消息。”行者笑着说:“那我变个好看点儿的模样去问他。”

三藏说:“那你变来我看看。”好一个神通广大的孙大圣,他捻起诀,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只见这小和尚眉清目秀,头圆脸正,一举一动都透着文雅的气质,一开口说话,没有半点粗俗的言辞。他抖了抖身上的锦衣直裰,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上前,对唐僧说:“师父,我变得怎么样?”

三藏见了,十分高兴,说:“变得好!”八戒在一旁说道:“怎么不好!只是把我们都比下去了。我老猪就算在地上滚个两三年,也变不出这么俊俏的模样!”

好一个神通广大的孙大圣,他离开众人,径直走到老者跟前,恭敬地躬身说道:“老公公,贫僧向您问好了。”那老者见他模样生得俊俏文雅,年纪轻轻,身姿轻盈,便不冷不热地回了个礼,伸手轻轻摸着他的头,满脸笑容地问道:“小和尚,你是从哪里来的呀?”行者回答道:“我们是从东土大唐来的,特意要前往西天拜佛求取经书。

刚刚走到这里,就听到公公您说有妖怪,我师父胆子小,害怕得很,就让我来问问:到底是什么妖精,竟敢在这半路打劫!麻烦公公您详细跟我说一说,我好把它抓起来,押解它离开。”

那老者听了,笑着说道:“你这小和尚年纪轻轻,还不懂事,说话也不经过脑子。那妖魔神通广大得很,你怎么敢说把它抓起来押走这种话呢!”行者也笑着说:“听您这话,好像在护着它呀,想必您跟它要么有亲戚关系,要么就是紧邻好友。不然的话,怎么长它威风,夸它厉害,却不肯毫无保留地说出它的来历呢?”

公公点头,笑着说:“这小和尚还挺会耍嘴皮子!想来是跟着你师父四处游历,到处学了些法术,或许还会驱赶束缚鬼怪,给人家镇宅降邪。不过,你恐怕还没碰到过特别厉害的妖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