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家的深宅大院里,父亲和兄长对武曌的学业寄予了厚望,他们深知知识的力量和修养的重要性,期望她能成为知书达理的名门闺秀。
父亲武士彟,虽忙于官场事务,但只要稍有闲暇,便会亲自来到武曌的书房,耐心地指导她的学业。他身材高大,面容严肃中带着慈爱,眼中闪烁着对女儿的殷切期望。
一个宁静的黄昏,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书房的案几上,父亲轻轻地走进房间,看到武曌正专注地诵读着一篇古文。他微笑着在武曌身边坐下,说道:“曌儿,读书不仅要认字识意,更要领悟其中的道理。”说着,他拿起那篇文章,开始逐字逐句地为武曌讲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之后要时常温习,才能不断巩固所学,从中获得乐趣。曌儿,你可明白?”父亲的声音低沉而温和。
武曌抬起头,眼中充满了思考,回答道:“父亲,女儿明白,就像我练习书法,只有不断练习,才能写得越来越好。”
父亲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这篇文章中还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为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这也告诉我们,要广交良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武曌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心中对这些道理有了更深的理解。
除了讲解文章,父亲还会与武曌探讨诗词。每当武曌写出一首新诗,父亲总是第一个读者。他会仔细地品味每一个词句,然后给予中肯的评价和建议。
“曌儿,你这首诗的意境很美,但在韵律上还可以再雕琢一下。”父亲指着诗中的某一句说道。
武曌虚心地接受父亲的指导,认真修改自己的诗作。在父亲的教导下,她的诗词水平日益提高。
兄长们也对武曌关爱有加。大哥武元庆,性格沉稳,学识渊博。他常常在夜晚,伴着油灯的微光,与武曌一同研究史书。
“曌妹,你看这段历史,秦始皇统一六国,何等的气魄。但他施行暴政,最终导致秦朝二世而亡。这告诉我们,治理国家要以民为本,不可滥用权力。”武元庆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