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堂上,李治向大臣们详细说明了旱灾的严峻形势和赈粮的初步计划。
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皇上,动用国库存粮风险太大,还请皇上三思。万一后续有战事发生,军粮供应不足,将会危及国家安全。”
武媚娘目光凌厉地看向那位大臣,说道:“大人,百姓乃国家之本,若百姓受苦受难,失去对朝廷的信任,国家又怎能长治久安?如今旱灾肆虐,若不及时赈济,百姓易子而食,那才是真正的危机。”
另一位大臣说道:“皇后娘娘,就算开仓赈粮,也只是权宜之计,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引水灌溉,恢复农业生产,如此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李治说道:“朕也正有此意,诸位爱卿有何良策?”
这时,一位水利官员说道:“皇上,臣建议修建水渠,从远处引水。但这工程量巨大,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需征调大量民夫。”
武媚娘说道:“皇上,可征调部分壮丁参与修建水渠,同时给予一定的报酬,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壮丁们的安全和生活所需。”
李治说道:“此计可行,但要安排妥当,不可让百姓在劳作中受苦受累。”
在民间,百姓们听闻朝廷要开仓赈粮,纷纷翘首以盼。
一位老者坐在村口的大石头上,忧心忡忡地说道:“希望朝廷的赈粮能快点到来,我们已经快撑不住了。家里的存粮早就见底了,孩子们天天饿着肚子。”
一个小孩饿得面黄肌瘦,拉着母亲的衣角说道:“娘,我好饿,什么时候才能有吃的啊?”
母亲安慰道:“孩子,再忍忍,朝廷不会不管我们的。”
不久,第一批赈粮终于发放到了灾区。李治和武媚娘亲自前往灾区视察。
百姓们看到皇上和皇后,纷纷跪地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