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人热情地请她坐下,脸上带着好奇的神情,说道。
“宋姑娘但说无妨,只要赵某能帮得上忙,定不会推辞。”
“你于我府有恩,但凡我能做到,必当全力以赴。”
宋清音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定了定神,便将许问年的事情一五一十、详细地道来。
言语间满是对许问年才华的赞赏与对他未来的期许,希望赵大人能帮忙将许问年送进京城最好的书院求学。
赵大人听后,原本舒展的眉头微微皱起,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宋姑娘,实不相瞒,这京城最好的书院,门槛极高,入学名额有限,每年不知有多少权贵子弟削尖了脑袋想要挤进去。”
“竞争异常激烈,诸多权贵都盯着那些稀缺的名额,我虽有心帮忙,可这事儿着实有些难度啊。”
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惋惜,似乎对自己无法立刻答应而感到愧疚。
宋清音心中一紧,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揪住了,但仍不死心,眼神中透着坚定,继续说道。
“赵大人,我也知晓此事为难,可问年他才华出众,饱读诗书,腹有乾坤。若能进入书院深造,将来必能有所成就,为朝廷效力,为社稷谋福。”
“还望大人再斟酌斟酌,看是否还有其他办法,宋某感激不尽。”
她的话语中充满了诚恳与期待,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许问年的殷切希望。
赵大人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歉意。
“宋姑娘,不是赵某不帮,实在是爱莫能助啊。”
“这其中的门道错综复杂,我也着实无能为力。”
他的眼神中满是无奈与抱歉,仿佛在向宋清音诉说着自己的苦衷。
宋清音见此,也不好再勉强,心中虽失落万分,但还是强颜欢笑,礼貌地起身告辞。
“既然如此,那就不打扰大人了,多谢大人今日的接待。大人事务繁忙,宋某贸然前来,还望莫怪。”
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落寞,但仍不失风度。
离开赵府后,宋清音没有丝毫停歇,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孙大人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