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人艺的排练

排练中,英叔这个导演经常喊停,并加以指点。

“停,韩善续,你演的赵一彪,那是一个将军,你不能露出来那种街边混混的意思。

来,小季,这个角色的性格特点,你这个大编剧也说说。”

“韩老师,这个赵一彪啊,他是既有草莽人物的性格,啊,也有一些军人的气质。

在这出话剧里的几乎全部场次中,他每次出场都是在装。装上流社会的人物,装文明人,但是呢,又总是遮掩不住他自身的浅薄、粗野和贪婪。

我觉得您可以体会一下,比如说咱们全院人都喊您韩首长,你想想那感觉是什么样子的。”

季宇宁的话,让台上台下都笑起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时候的韩善旭才40岁出头,他是人艺第一届学员班培养出来的。

季宇宁对他印象最深的,就是8年以后那出话剧天下第1楼里面的罗大头。

这才是他演的最出色的角色。

说实话,赵一彪这角色真有点儿不太适合他。

说着话,他看见朱旭和林连坤也坐到了旁边。

这两位和他英叔年龄差不了多少,也几乎是同时进入人艺的。

所以,季宇宁也得喊这两位一声“叔”。

这个时候,这两位还没有出名,基本上都是演一些小配角。前世这两位真正的成名之作,是1980年他们首次挑大梁共同主演的话剧左邻右舍。

话剧左邻右舍的格局和老舍的茶馆相似,是一幅社会风俗画。其内容不是集中于一人一事,而是散射到一个生活面上。

这是一个相当成功的剧本。在塑造人物上有较大突破。而且这还是一部能够表现出对老舍先生师承关系的作品。

季宇宁前世看过这出话剧,三幕戏分别写的是76年、77年和78年这三年的国庆这个日子。

这时,他觉得自己下一出话剧的剧本也有了。

距离1978年的国庆也没几个月了。

前世这出戏的剧本是创作于1980年的年初。并在1980年8月20日进行公演,获得巨大成功。

这一世,他觉得这部话剧在78年的12月就可以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