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贾琮、贾环还有贾兰,都被贾玓派人请了来。
其中贾兰,就在今年院试中,以七十九名的成绩,考中了秀才,是现在族中读书子弟中,除了贾玓之外的第一人...
政老爹因为当年,打贾珠打的太狠,最终贾珠因伤势引起病症而一命呜呼,以至于政老爹对于贾兰...有一种避而远之的心态。
贾赦、贾珍等人自然不关注这个秀才,当初还是秦可卿这个婶子为贾兰设宴。
别人不关注贾兰,贾玓可是一直都在关注着贾兰。
这个性子要强,足够隐忍的贾家子弟,给予他一定条件,绝对会比原着中更有出息,所以贾玓一直都注意,对于贾兰的培养。
不过,贾兰沉默,并没有说话。
贾琮更是性格内向,也不积极表现,贾环直接而干脆:“三哥文采斐然,还是三哥来吧。”
他可是很清楚,自己的老爹,对于衔玉而生的嫡子,有一种难言的情感。贾环也十分清楚,族中除了二哥之外,几乎所有人,都在贾宝玉身上寄托着希望。
跟着二哥学习,贾环学会了隐忍与低调。
政老爹微微颔首,一众清客更是逢迎拍马:“伯爷府中子弟,个个谦恭,兄友弟恭呐。”
贾赦笑道:“玓儿是他们的榜样,这么多年玓儿对他们影响甚大,我贾家,玓儿才是功劳最大者。”
贾政看向贾宝玉:“既然大家都让着你,你就先来吧。”
贾宝玉本想推脱,看到政老爹神色不善,赶紧应承下来:“遵命。”
于是,众人看向这院子四周,一派田园景象,宛若一个小山村。当真是依山傍水,篱笆为墙。
有一片田地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贾宝玉略微沉吟:“旧诗有云:‘红杏梢头挂酒旗’。如今莫若‘杏帘在望’四字。”
众人无不称赞:“好个‘在望’!又暗合‘杏花村’意。”
就算是贾雨村,也是微微颔首。
这位宝三爷人品名声不佳,但是的确是有些才华。
贾宝玉微微皱眉,略微冷哼:“村名若用‘杏花’二字,则俗陋不堪了。又有古人诗云:‘柴门临水稻花香’,何不就用‘稻香村’的妙?”
众人又是一阵夸捧。
贾政凝眉:“无知的业障,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记得几首熟诗,也敢在老先生前卖弄!你方才那些胡说的,不过是试你的清浊,取笑而已,你就认真了!荀儿,依你之意当时如何题名?”
众人这才猛然一惊,刚才只顾着夸赞贾宝玉,却忘记了,在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人--定安王世子!
定安王刚才,很明显就是要考校定安王世子。
同时,也是让定安王世子,在众人面前展露才华。
于是,一双双眼睛,都看向贾荀,贾玓也是满心期待。贾宝玉取名稻花村,已经算是不错的题名。
但是...
贾玓更是期待儿子的出色表现:“荀儿,你可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