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像这次刘胜武出手阻挡何林上位,明眼人都知道是为了推张伟上位。
但刘胜武自己没推荐过张伟,你就不能说他是为了张伟,更不能说他任人唯私。
赵进也知道自己这话说过了,只得向大顺帝和刘胜武告罪。
大顺帝开口询问新任工部尚书谷少海:“谷爱卿,你久在苏北,与张伟及何林两人都共事过,你认为现在谁适合担任这个苏北左参政。“
谷少海纠结了一会,他自己肯定是更看好张伟的。
特别是今年的联手剿倭,更让他见识到了张伟的能力和果绝的性格。
但何林跟自己的恩师首相王伟杰关系不错。
谷少海脑中经过一番斗争,最后还是说:“如果是苏北太平无事时,臣推荐老成的何林。
如果苏北需要干臣能吏,臣推荐更有进取心的张伟。“
说完,谷少海不敢去看自己的恩师王伟杰。
吏部左侍郎马民又说:“陛下,臣认为这张伟固然出色,但现年不过三十刚出头,实在太过年轻,是不是再等一等。“
太子听到这话,又有点按耐不住了。
由于之前的经历,这位太子爷最听不的别人拿年纪太小不能担当重任说事。
于是他又开口说:“父皇,儿臣认为,此时不是考虑资历的时候。
苏北一下连失两位参政,扬州盐乱又还没完全平息。
那苏北布政使左定宇也在通报上说数千闹事的盐工固然被官军冲散。
但三个盐工首领只抓住一个,剩下的两个盐工首领随时能把苏北其他地方的数万盐工再挑唆起来闹事。
这种危机关头,应当以谁能平定盐乱为第一位的升迁标准。
张伟这三年治理淮安的政绩,大家有目共睹。
儿臣认为以此观之,张伟才是能帮左定宇快速平定苏北盐乱的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