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二伯安排酒宴后的第二天,张伟跟邹老四邹桐又去参加了汪仁松的庆功宴。
毕竟他老子都出席了张伟的庆功宴,张伟没有理由不去汪公子的宴会。
由于汪公子天生就在自家的圈子中,不需要家里再介绍人脉,所以他的庆功宴基本上都是他自己的好友和同窗。
张伟会试第五十六的身份,让张伟在宴会还是颇受关注,张伟也认识了不少青年俊杰。
这次宴会之后,张伟就不再外出,在家里专心准备殿试。
前文已经讲过,大夏朝的殿试已经不会再罢黜考生,但可以再重新排名。 系统:开局零天赋,但我苟得住
最终朝廷是按照殿试的成绩排名,来给予考生们进士的身份。
按夏廷的规矩,进士按名次分为三等。
一甲,殿试第一至三名,赐进士及第,依次称为为状元、榜眼、探花。
一甲进士通常是朝廷的重点培养对象。
二甲,人数不固定,从30人至80人不等,大顺年间一般为60人左右,本次的名额由皇上给定为63人。
二甲进士赐进士出身。
二甲进士通常也能获得不错的官职,有机会进入中央或地方的各级衙门任职。
三甲,就是除一,二甲外其他所有考生,均赐同进士出身。
三甲进士的仕途起点相对较低,可能会被派往地方担任一些基层官职,但也有通过自身努力逐步晋升的机会。
看上去都是进士,都能当官,但后面的区别其实很大。
所以张伟还是要认真准备一下。
准备的内容,主要是研读大顺年间前几届圣上钦定的一甲进士的文章。
往届一甲进士的文章很好找,各个书局也都有出售。
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在皇宫内举行,最终的排名也由皇帝钦定。
虽然皇帝一般最多看前十名的卷子。
但通过以往一甲进士的答卷来揣测皇帝的喜好,这也是张伟目前所能知道的唯一的努力方向了。
殿试的时间安排在四月初十。
到四月初九,张伟把前几届一甲的答卷仔细研读了好几遍。
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当朝皇帝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