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大顺二十一年六月,张伟都准备好去南京上任苏北布政司的左参政了。
朝廷却告诉张伟,新任的扬州知府还没定好,让张伟再留任一阵。
张伟也没有办法,只能再继续身兼两职。
张伟趁此机会把自己从淮安府带来的何经历,提拔成扬州府排名最靠后的通判,也算是兑现了当初张伟给何经历的承诺。
七月初,扬州府的府同知叶天化在任上突然中风,人直接没了。
张伟组织扬州府给这位老同志送去了极大的死后哀荣。
最后他的位置张伟向朝廷推荐由扬州通判黄东山来升任。
毕竟在扬州府内,黄东山积极靠向张伟,并且办事能力也强,并且资历也足够。
至于说杨应,他太偏向刑名之事了,并且资历也有点欠缺。
张伟只是推荐将他的品级由从五品提升到了正五品,官位并没有提升。
张伟的这两份推荐都不出意外的得到了朝廷的同意。
时间到了八月中旬,张伟收到了朝廷的一个特别任务。
那就是把原属于董,于,杜三家的盐商手上的七张盐业特别经营许可证在扬州拍卖出去。
三家既然获罪,这盐业特许证自然不可能保留下来。
为什么朝廷还是要把这特许证放到扬州城来卖?
朝廷不是没想过把这七张盐业特别经营许可证卖给其他地方的商人。
可是盐商毕竟是有行业护城河的,不是随便其他行业的人都能做起来的。
就算有大胆的商人愿意承担这个风险来经营盐业,他们也给不起扬州盐商的价格。
扬州的盐商经营了数百年,有了相当大的成本优势,一般商人肯定是竞争不过的。
所以朝廷最后还是把这七张特别经营许可证颁发给扬州府来拍卖。
但是朝廷也要了一个高价:七张特许证总共一百万两,拍卖年限是十年。
多拍出来的归扬州府,不够一百万,由扬州府补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