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院长和婶子没了之后,这几年也不算是断联,但确实没见过面了。就过年时打个电话,礼节上没落下。
家里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保姆,确实是不方便。
老太太那边儿,三嫂娘家哥哥帮着联系了一个他们的远房表妹,也是两口子,农村的,把孩子都供出去上学了。四十七八岁,年富力强的,能干,在村子里也是过日子的好手儿。三哥三嫂先是让到店里干活儿,考察了两个月,又到村子里彻底打听了为人处事儿。年前算是定下了,过了十五就能上岗。
好保姆真是可遇不可求,且得好好找呢。
“那你问问呗。大厨好找工作,不知道人家找没找到工作。其实出去自己开个饭馆啥的也不错。”
嗯。
那就问。
洛清微当场在车里就拿了电话出来打到李三哥家里,没直接说让来家里的事儿,而是问下一步怎么打算的,想不想开饭店?要是钱不凑手的话,随时吱声。
结果李三哥在电话里说呢,“工作倒是好找,好几个开饭店的朋友都让我去干去,一个月给三千呢。我就是不想干了,颠一辈子大勺,够够的了。
开饭店更是想都没想过,饭店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你说我跟你三哥,说话都不利索,咋做买卖?来个横点儿的,也弄不过人家,不擎等着赔吗?
再说我俩上那几年学,那时候学校也不正经上课,也就算认识字儿,不是睁眼瞎。账也算不明白,咋做买卖?
妹子,这是咱兄妹俩,我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也是没儿子,就仨闺女,都结婚了,人家那日子过得也还行,用不上我们操心。孩子有人看,也不用我们。就剩下我俩老帮菜,也没心劲儿了不是……”
好吧,这么说洛清微能理解,总是有一些人,觉得给儿子买房子娶媳妇是责任,得玩儿命的干,累死累活的攒。没儿子的呢,就觉得反正是姑娘,压力小,出嫁的时候,有多的多给点,没多的少给点儿,咋都能。就不用那么累了,够活就可以。
这哥哥显然就是这心态。
她当了几十年大夫,见过太多这样的人了。
“那三哥,要不,你跟三嫂来楚池帮我照看照看家里?我跟你妹夫工作都比较忙,老也不着家,也没时间收拾屋子做饭啥的。
单位上给安排的工作人员,做的饭不合口。现在就是每天有人来家给简单收拾下卫生,不住家。
我俩忙活一天回家,还得我下厨做饭,有时候是真不爱动弹……”
他们两口子啥人品,这么些年,怎么对老院长的,当儿子的那可太有数儿了,这好事儿,还有想?